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文章指出,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汲取精神伟力,培育“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抵达陕北,延安自此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并肩战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广大军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镢头和犁耙开垦出“南泥湾”这个陕北好江南。回望历史,“到延安去”之所以成为一代热血爱国青年的心灵呼唤、强烈愿望和豪迈行动,是因为那里有指引中华民族从苦难迈向辉煌的“精神宝塔”。展望未来,延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伟力。
践行初心使命,锤炼“为万世开太平”的勇敢担当。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心中有民,脚下就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就有担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广大党员要厚植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读懂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把为民服务深深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各项工作更符合群众的利益,更符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调动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
坚定理想信念,赓续“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追求。
从瓦窑堡会议到洛川会议,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抗日救亡的大旗,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真理,无论何种艰难险阻,都动摇不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做到真学真懂真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补钙”常态化、制度化,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
不负人民嘱托,恪守“人民就是江山”的公仆本色。无论是革命年代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抛洒热血,还是和平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无私奉献、呕心沥血,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时时想着人民,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事事为了群众,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夯实和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在新的“赶考”路上,党员干部只有认真向群众学习,才能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团结奋进迈向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府谷县府谷新区管委会 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