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对西路军的历史功绩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讲到“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那么,我们要讲好西路军的那些故事。
(一)讲好西路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故事。西路军一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红军的主张,建立苏维埃政权,播撒革命火种,在西北地区影响深远。西路军所到之处都贴标语,组织唱歌、跳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红军宗旨,西北地区的老百姓都知道西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部队。西路军根据党中央建立河西革命根据地的指示,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民主选举,先后在永昌、山丹、临泽、高台建立26个县及县级以下苏维埃政权;建立甘州中心县委、高抚县委、山永县委;在景泰、山丹、高台、永昌建立五佛寺抗日促进会、抗日妇女会、少年儿童团、抗日义勇军等组织。尽管这些政权和组织存在时间不长,但是在配合红军维护地方治安,抑制打击反动分子,筹募给养,组织动员群众参战参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讲好西路军浴血奋战的故事。1936年10月下旬,为实现打通苏联援助道路的目的,红四方面军一部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25日,红四方面军30军一举攻克黄河天线,渡河成功。之后,红四方面军总部、9军、5军及直属部队妇女抗日先锋团、骑兵师、教导团、回民支队先后渡过黄河,共计21800余人。过河部队首战吴家川,大捷一条山,在西进古浪过程中,接到中央命令成立西路军。西路军成立后,激战古浪、苦战永凉、保卫山丹、转战民乐、血战高台、鏖战倪家营、东返甘州、喋血梨园口、浴血祁连山,在四个多月中与敌血战80余次,歼敌2.5万余人。其中,古浪、高台战斗尤为激烈。尤其高台战斗之后,西路军几乎是无日、无夜不战。加之,天寒地冻、弹药无继、敌我力量悬殊、敌我兵力悬殊,西路军指战员积极应对困难和危局,应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凭着不怕牺牲、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敌殊死搏斗。指战员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喊着:“怕死的不是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在东牛牦山战斗中,为掩护主力上山,女扮男装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在石窝分兵后,西路军身处逆境不消沉,濒临绝境不溃散,王树声支队和张荣支队被敌人打散后,不断地组成新的支队坚持斗争。李卓然、李先念支队在祁连雪山中长途跋涉40多天,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冲破敌人的层层强势追堵,胜利到达新疆。失散和被俘的西路军将士虽历尽曲折艰险,仍坚定信念不动摇,心系人民,红心向党,最终回到党的怀抱。被俘的同志成立狱中党支部,坚持对敌斗争。流散的同志成立地下党支部开展对敌斗争,无论经历多少血雨腥风,无论背负多少历史重负,都坦然面对,毫不萎缩,履行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庄严承诺。这些浴血奋战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卓励奋发,砥砺前行。
(三)讲好西路军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故事。 西路军在河西征战的过程中,认真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第一,西进初期,红军通过信函、阵地喊话,向“二马”官兵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讲明红军西进是为了取得抗日援助物资,抗击日本侵略者等等,并致函号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团结抗日。同时,积极组建对敌先遣工作团,派代表与“二马”谈判,开展对敌统战工作,对敌被俘人员进行抗日救国主张宣传,将被俘敌军放回,还为敌伤员疗病,实现了与敌人的短暂停战,经不懈努力口头签订了停火协定,达到了宣传抗日主张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目的。第二,西路军大力宣传党的《八一宣言》和抗日主张,号召社会各界进步力量积极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经调查研究提出积极组织工农、保护工人,订立劳资协商合同,发展工商业,没收地主兼商人的商业部分等临时性政策措施;提出保护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使当地一部分有影响、有声望的士绅、工商业主、民族宗教头面人物以及国民党在地方上的党政军警人员消除了对红军的疑虑,缓和了与红军的关系,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成效。第三,在河西地区成立的26个乡区村政权的160多名领导成员中,吸取地方进步士绅、旧政府公职人员、工商业人士30多人,参加率20%以上。通过这些人的参政议政,对进一步沟通红军与各界的联系、掌握各阶层动态、发动群众支援抗日起了积极作用。第四,红军过河后,大力营造西北抗日局面。当时,甘肃、宁夏、新疆汽车沿路的盟、旗、专区有大批日本间谍活动,宁夏城已有日本军代表团,马鸿逵答应日本人在城北修一个机场,并已与日本人联手,形势严峻。由于西路军在西北的活动,瓦解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在重兵围攻华北、华东的同时,向西北各地渗透的野心,震慑了嚣张气焰,打碎了妄图把西北沦为第二个“满洲国”的美梦。总之,过河后西路军竭尽所能打通远方,争取抗日力量。同时,因势而动策应山城堡战役,策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些都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讲好西路军传承长征精神的故事。在河西征战当中,西路军发扬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西路军为完成打通国际联系,完成北上抗日重任,一路披荆斩棘,英勇杀敌,践行了初心与使命。董振堂、杨克明、陈海松、郑义斋、吴永康、曾日三、陈伯稚、李屏仁、熊厚发等13000名将士英勇牺牲。其中,军级干部13名,师级干部60多名,团以上干部170多名。返回延安的4000多名指战员奔赴抗日前线。被俘的西路军战士在狱中成立党支部,利用短暂的放风机会,通过在地面上划写“坚定”、教唱《苏武牧歌》等形式,相互激励,坚持斗争。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后,拒绝威胁利诱,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妇女抗日先锋团政委吴富莲被俘后宁死不屈、吞针而死。流落的4000多名西路军老战士在磨难中毫不动摇,用终身革命的言行和永远不变的信念诠释自己最坚定的信念,保持了对党的无限忠诚。他们的行动与誓言,展现了忠诚革命理想信念和事业的政治品格;展现了顾全大局、身先士卒、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果敢气魄;展现了严守纪律、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五)讲好西路军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故事。西路军指战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他们所到之处,深入农户讲述革命道理,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号召群众有人出人参加红军,有力出力帮助红军侦察敌情,有钱出钱支援红军抗日。红军严守政治、组织、生活纪律,以身作则,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在三道柳沟作战时,群众的住房着火了,为扑灭大火,几天没吃饭的红军用刚烧好的米汤灭火,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无私无畏、爱民为民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刻骨铭心的信赖和崇敬,树立起了党和红军在贫苦百姓中的地位和形象,以至于西路军作战失利后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西路军将士,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军民情谊。同时,西路军以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一心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西北地区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西路军作战失利后,西北各族人民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被俘、失散红军走出困境、渡过难关。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群众自发集资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塔,自发去上红军坟,自发守护红军墓,自发到陵园凭吊缅怀牺牲烈士。各地政府依托西路军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先后在甘肃、新疆、青海建起纪念馆、碑、塔。仅甘肃就有13个纪念馆、30多处碑、塔、遗址遗迹点,2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红军精神、长征精神得到传承与弘扬。
(六)讲好党和人民群众营救西路军的故事。党中央对西路军的营救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西路军征战始末,从西路军初建时到西路军石窝分兵,党中央先后发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帮助西路军克服困难,走出危局。第一、在西路军组建初期中央予以充分的关怀;西路军准备第一次东返时,中央指示在西安谈判的周恩来协调张学良部队予以策应;西路军准备第二次东返时,中央再次指示周恩来设法让张学良部队就近策应。第二、在西路军石窝分兵前后,党中央依次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开展营救。一是周恩来与国民党谈判代表严正交涉,强烈要求二马对西路军停止攻击,并不惜付出巨大经济代价;先后派张文彬、刘秉琳、吴鸿滨、到西宁、武威等地,调查被俘指战员情况,积极采取营救措施,进行营救。二是组建由刘伯承任司令员,张浩任政委,李达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的援西军,从陕西淳化、三原出发,进抵镇原、平凉、固原地区,组织收容营救西路军被俘失散人员。三是建立西安、兰州、新疆八路军办事处开展各方面营救工作,并派民主爱国人士高金城”以甘、凉、肃抗敌后援会”的身份到甘州(现张掖)重开福音堂医院,营救西路军被俘失散指战员。西路军在历时四个多月的浴血奋战中消灭敌人2.5万人,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策应河东红军作战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一次在河西地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甘州中心县委和地方政权苏维埃县政府,石窝分兵后李卓然、李先念率部抵达新疆,为党和红军保存、培养了部分军事骨干。
我们要讲好西路军浴血奋战的故事,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讲话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原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 安永香
编辑:基层党工委 臧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