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党建理论

党建引领思政红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浏览:121694 次 发布时间:2023-11-08 17: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首先要抓好引领,而党支部正是学校思政教育的引领者。如何在中小学更好地探索与实践“党建引领思政教育”是本次课题想要探讨的主旨所在。

一、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推动情况

党建引领思政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新的理念和实践。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宜春中小学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情况主要如下:

(一)以党建为引领,突出思想铸魂,增强政治认同

以党建为引领。宜春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深刻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担负起思政教育的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校长书记带头上思政课制度,自上而下引领示范、带头推进思政课建设。2020年以来,已举办两届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其中有56位中小学校长(书记)参加市级思政课教学比赛,1.2万余人通过网络方式现场观摩。突出思想铸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嘱托,沉浸式学习、全身心培训,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本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握人生方向。增强政治认同。各学科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本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强化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强师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以制度为推手,建设教研基地,打造骨干团队

以制度为推手。通过完善考核机制,优化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市委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将思政课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内容,定期研究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政治把关。另外,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比赛、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比赛和思政课教师基本功竞赛,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职工积极投身思政课改革创新。建设教研基地。全市创评117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14家获评全市优秀思政课研学基地、6家被推荐并被确定为省级研学实践基地。为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打造骨干团队。各地各校组织思政课教师骨干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教学。组织市、县思政课教研员示范授课、巡回评课活动,认真落实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传帮带制度。市直学校每年暑假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打造思政名师工作室,罗金泉、冯草根思政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

(三)以育人为重点,研发特色课程,突出爱国主题

以育人为重点。开展“文明创建月”“做文明有礼小公民”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用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日常、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全市各校依托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研学实践活动等,学生参与面广,育人效果突出。研发特色课程。我市深挖宜春“红色文化”“好人文化”资源,以学生身边的红色资源、好人故事为素材,打造《童谣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月亮之都 我的家》《永远的丰碑》《红色仙源》《长征路上的宣传员-彭加仑》《苦竹坳之战斗》《红色追寻之干洲战斗》《牵挂家乡的将军——杜平》等一批富有特色优秀思政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突出爱国主题。在全市学校幼儿园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同上一堂党史课”“同唱一首红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喜迎二十大”“学习二十大”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班级全覆盖、全市百万师生齐参与。

二、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党建工作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时代发展巨变,学生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无疑向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

(一)占比倾斜,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低与高”问题

一是师生占比倾斜。虽然思政课的发展总体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思政课专任教师总数还是偏低,与学生数量相比出现占比倾斜。

思政课专任教师与学生数比例情况表

学段

学生数

专任思政课教师数

师生比

小学段

465421

852

1:546

初中段

252541

1085

1:233

高中段

129299

502

1:258

 二是学历占比倾斜。在各界重视下,教师资源本科学历思政课专任教师已占据最高比例,但专科学历思政课专任教师依然占有较高比例,而研究生学历思政课专任教师比重比较低。

(二)认知差异,探索过程中呈现的“冷与热”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全市逐步构建了人人思政、事事思政、处处思政、时时思政,校园无处不思政的“大思政”教育“热”格局,但依然也存在部分“冷”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对思政课的开展重视不够,据统计,每周均安排开展思政课校本教研的学校数,小学仅占24%,初中为77%,高中为78%;部分学校老师未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导致部分教师的思想素质无法适应党建工作的要求,甚至会连带影响学生产生错误认知。

(三)融合不够,探索过程中浮现的“虚与实”问题

部分学校教师更多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上,忽略了党建引领思政工作的开展。错误的认为抓党建工作是“务虚”,认为党建工作抓得过多会影响和冲淡教学工作的开展,认为教学工作才是“务实”,从而不愿意下真功夫去抓党建,没有发挥好党建对思政的引领作用。探索过程中出现应付敷衍、走过场、做样子,没有解决好部分教师的理想信念问题,学理论与学业务互相割裂,甚至是学而不懂、懂而不信、信而不行等现象,从而未能形成党建引领思政共抓共促的良好氛围。

(四)学习不透,探索过程中显现的“浅与深”问题

部分学校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过程中出现了重形式、轻实效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只停留在党建理论表层的“浅”学习,不求甚解甚至囫囵吞枣,缺乏“深”层次的领悟运用,没有将理论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探索当中。部分学校思政教育的模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照本宣科将知识一股脑地抛售给学生,没有科学地进行讲解和引导,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缺乏,使得思政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三、推动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创新研究

在新时代,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自觉增强“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政治理解力。

提高站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并将其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两个确立”内涵深刻、思想深邃、要求明确,党员干部要始终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自觉增强政治理解力。不断深化理论学习,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力提升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拓宽思路,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人才创造力。

拓宽思路。凝练好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等特色品牌的同时,建设好官网、官微、官方公众号等线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仅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科学引导网络舆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更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接受,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接地气、聚人气。创新教学方式。坚持党建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和党建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提高党建工作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学校应积极拓展丰富多样的党建教育载体,鼓励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开展内涵深刻的教育活动,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直抵师生心灵。着力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议题式、情景式等教学新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学校党组织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把政治立场坚定、为学为人表现良好、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充实到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师德高尚人的讲思政课。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思政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他们培养成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打造精品思政课堂。建立健全学校党组织抓思政课工作机制,优先发展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入党,不断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党员比例,全面提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

(三)有效融合,加强联动模式,着力展现“党建引领思政教育”育人的凝聚力。

有效融合。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思政课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路径。坚持内外课堂结合、内修与外化相统一,将思政课讲在祖国大地上,将思政元素融合在民族历史里,推进“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扎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联动模式。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指导中小学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做到理念互补、内容互鉴、过程同步、资源共享;通过形成制度合力,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学校主导、家校互动、社会合作”三位一体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有效协同制度,做到横向互补。不同学段学校在教材体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形成科学运作的思政培育体系。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好党建思政的协同共建,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校内与校外课程之中,贯穿理论与实践各个环节。着力展现育人的凝聚力。教学资源、人才资源、人文资源等各类资源是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基础性支撑,不同地域具有独特的思政资源和育人优势,合理统摄各地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并实现其优化配置,是着力展出各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可推动构建中小学思政课师资共享平台,为邻学段、同学段、跨学段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提供契机,为思政课“堵点”集体攻关及教学资源共享搭建平台,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打通学段界限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完善中小学思政课师资共享机制,设置思政课教师教学展示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学术沟通机制,引导和鼓励组建一体化教研团队、一体化网络课堂和教学基地,实现资源交流常态化和制度化协作,共同实施保障有力、衔接有效的教学环节。

(四)系统推进,注重价值导向,全面提升“党建引领思政教育”优秀的发展力。

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学校思政课的授课对象是处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成长性特点,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等特征,逐步提高、渐次丰富地进行内容供给,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所有要素的功能效果,坚持循序渐进、有效衔接,推进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有序落实。注重价值导向。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促进和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优秀的发展力。充分认识到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应统筹好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中小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充实教育内容,引领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正确走向。一是让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进校园,加强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联动,在利用寒暑假、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带领学生深入革命精神发源地、红军烈士纪念馆等参观学习,实地踏寻红色足迹的同时,携手革命教育基地、互联网企业联手打造“互联网+党建”平台,强化红色资源育人的渗透力。二是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党建工作充分传承与吸纳以往优秀的教育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自觉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随着党建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而持续更新,用发展的理念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三是探索思政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在新时代,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教育,而是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我们需要探索思政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以提高思政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注意跨学科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提炼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平台上去。

党建引领,思政铸魂。党建引领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工作。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奋力谱写宜春中小学领域特色思政绚烂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江西省宜春市社联党建课题组:唐浩元 郁江兰 周海英 胡志宏 杨欣)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党建引领思政红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