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爱民
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的英勇奋斗史,一部党的精神谱系的演进发展史。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党也由此在这里矗立起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中国政权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党的精神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道理、学理、哲理是内蕴于西柏坡精神中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三层范畴。道理重在讲清楚,学理重在求深入,哲理重在搞透彻。从新时代高度认识和深化西柏坡精神,需要采取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式、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方法,将哲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党史党建等多学科融合起来,在深研细悟西柏坡精神的道理、学理和哲理方面下功夫,这对于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构建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深刻认识西柏坡精神的定位和内涵,切实注重对这一精神体系的道理分析。“道理”是事情或论点的根据和理由。从道理上讲,西柏坡精神凝结了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忧患意识,传承了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红色精神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的一块奇珍瑰宝,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家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在党的思想发展史和精神发育史上占居独特而崇高的地位。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集“两个敢于”(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两个善于”(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建设新社会精神,“两个坚持”(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建设新国家精神、“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执政党精神。如果说,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的话;那么,井冈山精神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路先锋”,苏区精神是“建立政权、执政为民的重要实践”,长征精神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恢弘篇章”,延安精神是“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现”,西柏坡精神是“迈入新中国殿堂前的精神洗礼”,赶考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臻于完善”。
深入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特质与功能,努力搞好对这一精神体系的学理阐释。“学理”是科学上的法则与原理。从学理上看,西柏坡精神体现了先进政党的“质”、科学理论的“魂”、理想信念的“核”、民族文化的“根”和人民群众的“源”的鲜明特质。西柏坡精神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人心的导向功能,整合组织、动员群众的驱动功能,鼓舞斗志、战胜困难的保证功能,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价值功能。在西柏坡精神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底色,中国革命精神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母本,马克思主义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灵魂,伟大转折是西柏坡精神形成的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强调坚持和弘扬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现已成为我们党以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的成功典范和精神航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其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深层把握西柏坡精神的内在逻辑,不断增强对这一精神体系的辩证理解。哲理是道理、学理的结合,也是道理、学理的升华。从哲理上观,西柏坡精神深刻体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贞信仰,民主新路、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政治本色,继续革命、拒腐防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昂扬斗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胜方略。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坚持“两个务必”,根本在于发扬人民民主,实质在于跳出历史周期率,关键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河北是西柏坡精神的发祥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是河北红色文化的一张名片,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赶考路从这里启航。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保证与精神动力,将西柏坡精神转化实现“四个伟大”的制胜方略和精神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必将为统揽推进“四个伟大”提供不竭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精神资源和精神支撑。而“四个伟大”的统揽推进,又必将使西柏坡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基地执行主任)
编辑:朱林
责编:爿臣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