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思政课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随着时代进步,“大思政课”理念应运而生,它重塑并拓宽了思政课视野。回顾历史显示高校思政课发展的规律,当前“大思政课”建设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存在教育理念僵化、师资匮乏、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为推进建设,需更新理念、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师资、完善机制,并循序渐进实施,形成联动效应,提升教学质量。实践“大思政课”将打开全面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一、“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蕴
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希望。高校大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持足够的自信和坚定。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以学增智,志存高远,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坚强的骨气、奋发的斗志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
办好“大思政课”,是凝聚民族复兴磅礴力量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长,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思想独立活跃。思政课是高校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必须重视。高校应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办好“大思政课”,是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尤其在教材、课程、师资、设施、制度等方面。现代技术推动了思政课的线上线下融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思政课更加精彩。网络思政名师的短视频广泛传播。“大思政课”拓宽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让社会参与育才育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为大学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引导。
办好“大思政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系内核,教育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旨在提升大学生政治、道德和文明素质。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支撑民族复兴。办好“大思政课”即践行核心价值观,思政课助学生培育道德品质、认识文化、增强自信,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实践,感悟核心价值观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化核心价值观建设,增进学生认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当前高校“大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
“大思政课”的提出,明确了高校思政课发展方向。推动高校改革创新,提出新课题、新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师生互动。同时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加快学校与社会衔接,推动思政课实践转化,帮助学生处理问题。帮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通俗话语传播哲学原理。
“知行分离”成为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局。"知行合一"是思政教育追求的核心理念,即认知与行为的统一。首先,“知”与“行”不是割裂的,而是融会贯通、辩证统一的。互动与案例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专业学生的欢迎,接受度大幅提升。
“本位偏离”造成学生内生动力不足。随着新媒体发展,短视频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瞬时感性刺激。大学生通过新媒体感知世界普遍,但碎片化信息难以形成系统知识,影响学习和思考能力。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盲目跟风。高校思政课应适应新媒体节奏,教学目标重思想引领,但体系庞大、重心不明、不接地气,结业考试重知识考核,忽略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
“合力不足”导致思政育人效果欠佳。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关键力量。随着高校扩招和思政学科增加,对思政教师需求增长。然而,思政教师需跨学科知识,培养周期长,导致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兼任多门课程,培训机会少;年轻教师缺乏经验和科研能力;部分教师授课不灵活,影响效果。同时,高校课程设置、财务保障、体系建设未联动,资源配置不足,影响育人效果。
三、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教学“主渠道”。“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教师应明确核心要义,避免虚化或泛化主渠道功能。应立足立德树人,发挥主渠道作用。同时,丰富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关切,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热点问题,提升青年解决问题能力。近年来,诸多国家发展的实践成果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和世界。加强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研究,总结中国经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感受其独特魅力。
善用社会资源,讲好思政“大课堂”。思政课堂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引导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关键途径。“大思政”旨在拓宽思政实践,打破壁垒,推动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结合,实现专题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明确个人价值、理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强化思政课课群建设,实行学习菜单制,丰富教学体系,融入思政元素于各类课程中。课程设置应贯通古今,如国际关系史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及负面影响。“大思政课”应走出课堂,通过服务振兴、乡村振兴等方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案例,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高校应联系实际,组织学生研学,增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创新方式载体,搭建网络“新平台”。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对青少年价值观有直接影响。高校需要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把握网络规律,运用法治力量提高监管能力,规范学生言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高校应重视网络思政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育人资源,创新话语体系,传播正能量。利用短视频更新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创新,挖掘生活故事,提升思辨能力。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掌握学生需求,设置个性化方案,过滤无效有害信息。鼓励学生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等正能量作品,展现理想价值。高校应关注青年成长,通过群体视角启发、鼓励青年。
优化师资配置,打造思政课“生力军”。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需培养更专业思政教师,并科学谋划教师比例、课程配置等。在“大思政课”视角下,教师还应包括各行业专家和劳动模范。高校教师能生动讲解理论,而行业专家等则能提供实践案例。扩大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滋养。思政课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关注国内外形势,提升学术和科研能力,从实践中汲取养分,加强自身建设,做好表率。
完善制度机制,拓展育人“新格局”。“大思政课”建设需建立协同高效的长效机制。首先,发挥高校党组织作用。其次,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管理内容和标准。建立动态优化机制,组建优秀教师团队,统筹课题研究和课程设置,标准化课程内容,培训教师能力。健全保障机制,支持资金和技术,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推动教师授课和成长成才一体化建设,运用奖惩机制,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最后,学校应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多维度评价学生,包括思政课参与、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选择就业方向,提升学历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魏倩楠(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玲玲(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南疆青少年‘筑基’工程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JYX001)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