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发力点”。2023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也是前赴后继的科技工作者在创新这座布满荆棘的高山上攀登的又一年,为帮助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积蓄奋斗力量,需把握好以下“三力”。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科技工作者“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组成其不朽的精神内核,要将科学家精神这个关键“软实力”转化为托举创新创造“硬实力”的内驱力,首先要在教育阶段讲好科学家精神这堂课,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素质的培养,将科技强国根植于下一代心中。同时在社会上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向上向优,争做科学家精神的实际践行者和忠实传承人,让科学家精神遍地开花。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工作者“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要重视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破四唯”力度,着力改变以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人才的旧评价标准,加快“立新标”步伐,以国家需要为使命,探索形成具有针对性、科学性、普适性的科技人才评价新标准、新方式、新机制,让人才评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支持科研机构探索实施更科学灵活的薪酬制、更高效便捷的信用承诺制、更公平公开的揭榜挂帅制等制度,将科技工作者从繁多的、非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评价和正向激励鼓舞潜心科研、开拓创新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领域开疆扩土、攻坚克难。
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积蓄科技工作者“内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筑巢待凤栖,高木引凤来,好的环境是“高木”上繁茂的“枝叶”,起到的不仅是装点“面子”的作用,更是吸引人才“趋之若鹜”的关键要素。优化科技工作者发展环境要突出精准性,改变以往搞“标准餐”、吃“大锅饭”的服务模式,抓住人才“痒点”,瞄准科技工作者关心的科研费用、项目合作等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服务“菜单”,以精准优质的服务为人才发展“持续发力”,助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安心扎根,埋头钻研,不断拓宽科学边界。(江西省大余县委组织部 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