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有尺度,法官有温度。“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入党申请书上的这段话,成为鲍卫忠一生的坚守。作为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法官。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5岁,他为人民燃尽了生命中最后的光和热。
磨破鞋底子、打开话匣子,工作见行见效。“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这看似笨办法,却是鲍卫忠维护法律尊严的坚守,鲍卫忠靠着耐心、真情、专业能力“磨”掉650件积累多年的“钉子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有什么困难,我就解决什么”。作为人民法官他带领干警踏遍阿佤山村村寨寨,办案里程达上万公里,为了一件标的额5000元的“小案子”,他曾先后6次赴现场办理,累计奔走400多公里,他会为了一个1900块钱的案件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他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佤山百姓的贴心人、心连心的好兄弟”。
捂热心窝子、救助填里子,执法温暖有力。面对执行难题,鲍卫忠的办法就是“用心用情,不厌其烦”。在沧源,执行案件标的额一般都不大,但就是这几百块、几千块钱的小案子,鲍卫忠每次都办得一丝不苟。他会自掏腰包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执行款,让看病急需用钱的申请人暂渡难关,只因一句“人家有困难”。面对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鲍卫忠积极为他们争取和办理司法救助,累计发放司法救助金90.97万元,为61名特困申请人解了燃眉之急。鲍卫忠生前的办公室陈设简单,最显眼的就是铁皮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和摞放的笔记本,里面记录最多的是执行案件的信息。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姓名、手机号码,有的记着案号和案款金额,还有一些是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得懂的符号标记。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关心的依然是司法救助的申请情况,在便利贴上重重地写下一个“急”字。
灵活开方子、尊重铺路子,难题迎刃而解。鲍卫忠常说“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面对傣族村民小组和佤族村民艾嘎之间的土地纠纷案,双方情绪激动,眼看就要打起来了,鲍卫忠马上站出来,一句“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的族训,让双方平静了下来。到了佤族“新米节”,他带上水酒、新米、稻穗到艾嘎家送祝福。终于,这起8年的争地纠纷被圆满化解。在严格执法过程中尊重当地的民俗习惯。执行人因工程材料款没还清,执行期限临近未交付案款,鲍卫忠到家中了解情况,其以“今天是老人祭日,按习俗钱财不能外送”为理由,让相关人员改日再来,同事认为这是借口,鲍卫忠却一口答应。第二天,被执行人如数结清案款。
巍峨的佤山,见证了鲍卫忠扎根祖国西南边陲,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信念与担当。鲍卫忠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名字:卫护公平、忠于正义。更用他那永远温暖人心的笑容让司法之光照进每一位当事人心里。更鼓励和提醒着接过维护公平正义接力棒的后继者们: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用心践行司法为民!(云南省云县茂兰镇人民政府 茶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