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讯 “驻村工作,有喜有忧……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纵使走向最后一公里,仍有挑战和困难,我依然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向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中国石化江西分公司派驻赣州市会昌县珠兰乡祠堂下村第一书记易亮在驻村工作日记上写下的一段话,字里行间满是坚毅与执着。
从中国石化江西石油到驻村第一书记,易亮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但责任与初心始终未变。自2024年1月来到祠堂下村,他带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抓班子带队伍、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民办事服务等工作中,实现了从石化工作者到扎根乡村基层干部的蜕变。
情系教育,守护乡村未来之星
在挨家挨户走访过程中,易亮经常听到村民满脸愁容的诉苦:“孩子学习不好,怕是考不上高中了,如果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太不让人放心了。”每当这时,他总是默默将这些学生的情况记在心里。因为曾在江西石油技工学校工作的原因,他便决心先从为村里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开始。
易亮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他一方面在中考后对落榜的学生逐户上户宣传江西石油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一方面提前沟通好学校为本村学生预留入学名额。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一趟趟跑学校、跑相关部门,帮孩子们申请助学金、减免学费,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当学生和家长了解到学校不仅能让孩子将来有一技之长,而且近年就业率为100%,能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后,村民和村干部都口口相传。仅2024年,就解决了42名会昌籍学生入学问题,其中珠兰籍学生10名,自2017年以来累计为江西石油技工学校输送99名会昌籍学生。
“孩子们,叔叔又来啦!今天陪你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在童心港湾,易亮热情地和孩子们互动。他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全力推动童心港湾建设。
2022年7月江西石油童心港湾项目建设点在祠堂下村揭牌,他积极落实2024年度2万元运营经费,为留守儿童开展亲情陪伴、学业辅导等主题活动63次。他还邀请赣州、吉安石油团委、会昌公司志愿者开展共建活动9次,协助举办江西石油公众开放日活动,今年4月开始与珠兰师范学校合作,每月安排专业老师开展活动,用关爱和温暖,在留守儿童的心中点亮了一盏灯。
精准帮扶,点亮脱贫希望之光
“只有入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忙、解百家愁才能真正了解基层,解决问题。”易亮始终坚守这一信条。每一次踏上入户走访的小路,他都怀揣着满满的热忱与真心。刚到村里,他便深入每一户贫困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和致贫原因,每一个数字、每一种病症,他都认真地记录在本子上并和村民一起探讨解决办法。
为实现精准帮扶,易亮发挥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根据不同脱贫户的需求制定帮扶方案,通过产业扶持、就业推荐、政策兜底等方式,实现了精准帮扶全覆盖。
祠堂下村现有脱贫户和三类户共69户308人,在走访中,他了解到一位村民因父亲重病、家中4个孩子上学且劳动力短缺而陷入困境。易亮主动协调保险公司,多次奔走递交材料,成功帮其申请到防返贫保险,减轻了家庭医疗负担。
祠堂下村今年有2户突发严重困难村民被纳入新增监测范围,他为其争取到大病医疗补助、医保补贴等,累计减少家庭支出3.5万元,争取到防返贫保险10万元,同时对其他监测户也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依托平台,拓宽助农增收之路
“会昌的特色产品品质绝佳,可藏在深闺无人识,得借助大平台、好资源,把它们送到更多人眼前。”易亮经常在思考,要帮村民增收,就要打开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他主动寻求江西石油和珠兰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深入调研,促成了江西“易捷”公司与会昌县国企“会昌独好”、珠兰乡龙头企业“永记果业”合作,将会昌地方特色产品贝贝小南瓜、桔柚、脐橙、酸枣糕、红薯干、豆干、啃老鸭等特色农产品引入中石化销售体系,在全省1276座加油站均可上架销售。
产品有了,还得让它们更具吸引力。易亮又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忙碌起来。他四处打听,邀请专业团队设计特色包装,在借助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和线上平台进行销售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线下展销活动,邀请企业参加江西石油脐橙节等展销会、助农特色商品展销会、中石化百川公司、上海公司现场展销会,累计销售额达36万元。
壮大经济,激活乡村发展之源
“我们来驻村,最主要的就是要驻心,就是要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易亮不仅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头扎进村里,与驻村队员、村干部组成调研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通过群众会、茶桌会了解村情民意。
对于帮扶项目,易亮紧盯不放。对于省公司去年援建的祠堂下村农机合作社项目,他根据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灵活调整合作机制,业务覆盖全乡,今年农机合作社为村集体和农户总计创效25.89万元,村集体收益16.79万元,农机承包方纯收入9.1万元。村集体有了收益,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大步推进,新增、修缮30杆太阳能路灯,他还和村两委一道争取了人居环境改造资金,完善了小田口、井坑两个小组公路和农户户厕改造。
为壮大集体经济,易亮还积极引进新项目。他组织召开2次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意见,结合实地考察,选定狮头鹅养殖项目,并向江西石油争取了55万元建设资金。项目采用“村集体共同投资、参股养殖、村干部带头、村民参与”的模式,推动使用帮扶资金以“产业承包、股份合作、订单帮扶、业务捆绑”等多种形式,与脱贫群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真正让村集体、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切实防止“一股了之”“一租了之”的情况。在他的推动下,狮头鹅养殖项目正在逐渐走上正轨,成了村里的致富新路子。
供稿:江西省会昌县珠兰乡人民政府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