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湖南讯(文/舒朗 图/周炫宇 舒朗 杜金洪 视频/周炫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创新源泉,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管理学院组建“喻见湘村”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前往湖南省武冈市荆竹铺镇九塘村开展实践调研,管理学院22届选调生校友、荆竹铺镇党委副书记肖汝莉热情接待并与实践队进行座谈交流。本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九塘村各产业发展基础,调研九塘村及周边村庄产业发展典型做法,为九塘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合影
九塘村以山为骨,以水为脉,农田、河舟、溶洞错落而至,风景秀美,景色宜人。同时,九塘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传为于屈原渔夫对答之地,留下“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壮丽诗篇。在这片充满文化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我们见证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的典范,体验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九塘村实景
一、种养殖业:生态农业的创新实践
7月26至28日实践队前往九塘村及周边村庄,深度剖析九塘村的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调研本村及周边村庄在种养殖业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铜鹅养殖基地:作为武冈市独具特色的传统产业,铜鹅养殖在九塘村焕发出新的活力。九塘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背靠群山,为铜鹅养殖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天然饲料。这里创新性地采用了铜鹅与高山飞天乌骨鸡的混合养殖模式,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加快了资金的流转速度。
铜鹅的养殖周期仅为45天,利润空间低但可以帮助农户迅速回笼资金,乌骨鸡的养殖周期则需半年,但利润空间较高,两者互补,确保养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铜鹅养殖基地负责人周淼表示,铜鹅养殖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对铜鹅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需求量有限,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目前,单只铜鹅的出笼成本约为100元,收购整只售价在120-140元。与普通肉类相比,铜鹅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鸡肉和猪肉依然是当地居民日常消费的主流。
铜鹅养殖
高山飞天乌鸡养殖
“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与铜鹅养殖基地负责人合影
李小平果园:58岁的李小平前几年回乡后承包40亩地种植特色水果,是本村唯一一个果园承包户,种有黄桃、火龙果、猕猴桃等特色品种。
自建成之初,李小平果园就以其天然有机、环保无害的种植理念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城市顾客的青睐。目前正值7月,果园迎来了第一个丰收期,整个果园的蔬果产量达到了5000斤。而预计在10月,果园还将进入第二个丰收期,产量预计将达到10000斤。
果园负责人李小平也坦言,尽管市场认可度已经打开,但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批丰收期,他仍然心存忧虑。面对晚熟黄桃的巨大产量,仅靠网店和微信上的个人消费者显然难以完全消化。目前,果园正在积极寻求与蔬果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
“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与果园负责人李小平合影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产学研联合开发基地:在马坪乡万山社区,桑蚕产业正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展现出勃勃生机。社区集体利用政策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依靠当地适宜桑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建立了60亩桑园和蚕桑养殖的实体厂房。
赵子敬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面对土地和资金的双重挑战,他表示,虽然场地资金有限,但不缺好山好水和村民的努力。养蚕业对资金和场地需求相对较小,市场对丝织品的需求量较大,加之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桑蚕养殖业的前景十分广阔,必将成为推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马坪乡万山社区已经与江苏、浙江等地的丝绸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的蚕丝。此外,村庄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与农业技术公司展开合作,使得桑蚕养殖更加标准化、科学化。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农民们掌握了先进的养殖技术,逐渐具备独立养殖的能力,当地年产桑叶达到5000余斤。桑蚕产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更创造了就业机会,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通过这些努力,马坪乡万山社区的桑蚕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村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桑蚕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子敬书记向“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讲授基地概况
养牛基地:七里村的养牛基地,引进了西门塔尔肉牛品种。该品种原产于瑞士。环境适应力强,抗病力强,耐热,耐粗饲,吃草快,繁殖能力强,被誉为“全能牛”,是大型乳、肉、役三用品种。
七里村的养牛基地每头牛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元,而成熟肉牛的市场售价可高达2万元,显示出巨大的利润潜力。然而,基地负责人表示,尽管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养牛需要较高的初始成本投入和较长的养殖周期,加之资金限制,目前基地尚未能大规模扩展养殖规模。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基地正在寻求有效的资金解决方案和经营策略,以期实现养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规模扩张。
七里村葡萄园:在七里村,一片占地70余亩的葡萄园焕发着生机,藤蔓下挂满了晶莹剔透、饱满诱人的葡萄。这里不仅是一个有机健康的农园,更是一个休闲自然的采果乐园。园区的初始投资高达400万元,园内种植了丰富的蔬果品种,致力于打造一个全年可采摘的蔬果园。
七里村葡萄园成熟的葡萄
目前,葡萄园已经形成了农家乐式的经营模式,葡萄园内主要种植的品种包括巨峰系、夏黑无核、阳光玫瑰和红提等,果蔬的种植和管理全程由湖南农业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口感佳,品质上乘。然而,由于规模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园区尚未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最大化。
由于当地中青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村内的果蔬生产主要依靠自给自足,难以形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规模化生产。这使得园区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更广泛的经济效益。
“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与葡萄园负责人蒋开平合影
二、文旅产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与选调生校友肖汝莉座谈交流九塘村屈原文化挖掘与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屈原文化节:作为九塘村一年一度的盛事,屈原文化节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农文旅融合的初步探索。肖汝莉介绍,23年6月,九塘村举办村首届屈原文化节,成功带动了蜂蜜、土鸡蛋、菜籽油、粽子等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总额接近10万元,实现了九塘屈原文化的第一次“出圈”,也验证了用文化建设来破局的可行性。24年成功举办全镇首届乡村旅游暨第二届屈原文化节,前期宣发从一开始就火爆武冈,仅仅5天时间,推介片和活动预热推文的总阅览量就超过了十万,吸引了周边各地的上千名游客前来。
从村到镇,第二届文化节不仅在游客人数上有所增长,更通过游客的现场消费实现了农产品……万元的销售收入,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节的商业潜力和以此为切入口探索农文旅融合和发展的可行性。
荆竹铺镇首届乡村旅游暨第二届屈原文化节
粽小九文创:粽小九文创,根植于历史悠久的九塘村,巧妙地利用屈原文化中的“粽子”意象,与现代文创理念相融合,匠心独运地推出了“粽小九”系列文创产品,包括可爱舒适的棕小九抱枕,典雅耐用的竹色提篮,清新别致的山水画茶杯,山水画团扇,山水画记事本等等。在试销售阶段,粽小九文创产品就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
事实上,粽小九文创系列产品早在2022年8月就已崭露头角。作为武冈市唯一的村级文创产品,它在武冈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上展出,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这一文创IP的打造不仅提升了九塘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九塘村的文旅资源和特色增添了新的亮点。
“粽小九”文创产品
粽小九文创的成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是九塘村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屈原广场:九塘村依托屈原文化,修建屈原广场。“赧江一洗云天阔,千古清风自九塘”“水色山容一镜收,亭前沧浪问渔舟”,在广场的长墙上,屈原与渔父对答场景、屈原四景两大主题墙绘格外引人注目。九塘村与屈原紧密相连的四大景观:屈原渡、屈原井、渔夫亭、屈原庙在画面中由一条蜿蜒的绿水相串联,象征着村庄的母亲河与屈原历史相辅相成。
屈原广场不仅是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九塘村文化的绝佳之地。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便活跃起来,成为人们聚集、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体验屈原文化魅力的场所。
屈原广场
屈原井、渔夫亭、屈原渡口、屈原庙:根据武冈县志记载,九塘村曾是屈原渔父对答之地,“举世皆浊我独清”即发生于此。这里曾拥有屈原庙、李氏宗祠、屈原街等丰富的文化景观,然而,岁月的侵蚀和疏于管理,使得这些遗迹多数损毁严重。
九塘村一直致力于修复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渔父亭、屈原井等历史遗迹经过整修,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村庄力图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更好地保存这些文化瑰宝,让它们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由于资金的限制,当前的修缮工作还远远不够,复原的质量也有待提高。屈原渡口也因监管问题而暂时停用,这无疑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挑战。
走进九塘村,依然能够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历史氛围和生态人文之美。这些历史遗迹,如同珍珠般点缀在九塘村的绿水青山之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文化的脉动。
渔夫亭、屈原渡口
屈原井
三、风土人情:乡村治理的现代典范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队访谈了九塘村前任村委书记唐清严,深入了解了九塘村的发展历程和现行的"三事两岗一站"工作法,该村的淳朴民风和有序治理为未来农文旅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访谈前任村支书唐清严:在与前任村支书唐清严的深入对话中,我们了解到自改革开放以来,九塘村始终坚持发展村集体经济,特别聚焦于农业和旅游业的壮大。唐清严书记回忆道,在上世纪90年代,九塘村就曾率先尝试开发村内的两个溶洞作为旅游资源。尽管当时的交通和居民收入限制了项目的市场反响,但村庄并未放弃自力更生、振兴乡村的梦想。
汲取早期经验后,九塘村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并巧妙利用互联网的机遇。时任村支书助理的肖汝莉与村干部一起深度挖掘屈原文化,开发了一系列文旅和文创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屈原文化节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为周边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旅资源,为国风爱好者营造了浓厚的传统美学氛围,而且有效提升了九塘村的知名度。
这些成就展示了九塘村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卓越能力,同时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九塘村正逐步将自身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喻见湘村”社会实践队与前任村支书唐清严合影
"三事两岗一站"工作法:九塘村创新性地实施了"三事两岗一站"工作法,“村里事”集中精力干、“邻里事”齐心协力干、“家里事”互帮互助干,实现三事分流,明确主体,村支两委能够集中精力推动村庄发展,村民自治会能够齐心协力解决邻里纠纷,而全体村民则能够互帮互助,共同提升家庭生活品质。在村支两委的指导监督下,在志愿服务队、家务长调解协会等社会组织中设立“政治指导岗”和“党员示范岗”,建立代表的工作交流和服务平台“星火小站”。
“星火小站”定期评选优秀村民作为星火人物,推出星火积分制度,以此考核村民代表的履职情况。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村民代表可以获得实物奖励。此外,“星火小站”还举办"星火夜话"活动,在村民日常聚集闲聊的场所设立服务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每周轮值,与群众亲切交流,深入了解民情,挖掘问题。“星火小站”的建立,不仅为村支两委提供了宝贵的民情反馈,也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有力的配合和帮助。通过这一系列治理策略,九塘村成功构建了一个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在这里,每一项决策都凝聚着村民的智慧,每一次行动都体现了治理的温度。九塘村的治理模式,为乡村自治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展现了乡村治理的创新与活力。
结语
九塘村,湘楚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正以其独特治理智慧和文化底蕴,照亮乡村振兴的未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产业升级,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铜鹅养殖基地电商直播的尝试到李小平果园黄桃季的热卖,从村级文化节的小试牛刀到镇级旅游推广周的一炮而红,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当地经济,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九塘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的坚定步伐。
实践队将结合本次实地调研的情况,运用自身所学,助力九塘村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九塘村将以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湘楚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范,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更多乡村走向繁荣发展。
编辑:艾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