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四川农业大学情系三农—国医卓牧联盟新津宝墩分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新津开展为期19天的助农调研社会实践。
首先,实践队跟随政府工作人员来到宝墩遗址,经过专业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亲身感受到新津宝墩在历史长河中粮食种植的重要地位。宝墩遗址比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年代还要早,属成都平原古蜀文明的最早阶段。自古以来,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地形地貌,使得新津能够大规模开展农业生产,为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天府之国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参观中了解到,新津在农业发展方面拥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早在古代,勤劳智慧的先民们便在这里开垦农田,兴修水利,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技术,为天府粮仓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看到了约4500年的陶石器、象牙杖、碳化水稻等展品。了解到在宝墩遗址发现了疑似水稻田遗存,在这片遗迹,不仅发现成熟水稻的植硅体,还发现了不同成长期的水稻植硅体,充分说明了宝墩人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早。同时队员了解到,新津宝墩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正积极探索“稻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智慧农业建设、农业文化挖掘以及乡村旅游消费场景打造等多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此次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调研与学习,进一步了解古蜀文明的辉煌历史,同时探索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实践队参观宝墩遗址
接着,实践队来到中化现代农业MAP展馆,深入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科技创新以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公司发展史,中化现代农业MAP拥有全球领先的专利和非专利农药研发实力,世界一流的种业生物技术及育种技术。MAP中国,作为中化现代农业的旗舰品牌,致力于通过全球领先的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和服务平台,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分队成员们在参观过程中,详细了解了MAP中国在农药研发、种业生物技术、育种技术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定位于“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和服务平台”,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O2O)连接“消费升级”与“专业种植”。
同时,2024中非稻米价值链合作研讨会与会嘉宾来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促进中非粮食种植文化交流,实践队员作为志愿者一同深入,跟随技术服务经理叶长彬的讲解了解中国在稻米加工、储运和农民产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也与叶长彬进行了交流,叶长彬表示:“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水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合作,平时也需要多去基层看看农户们的实际情况。”队员们也表示:“很荣幸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这不仅是对专业上的提升,更能将我们强农助农的使命感厚植于心。”
图为实践队参与2024中非稻米价值链合作研讨会的实地考察
图为中非友人参观储存粮仓
期间,实践团队来到新津汪氏家庭农场,据了解,汪氏农场作为现代化农场的领头羊,通过机耕、育插秧、机施(肥)、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系列操作,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品质,助力“天府粮仓”建设。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当地水稻种植情况,采访了汪友良回家乡发展种植行业的历程,作为拥有新时代新农人代表,汪友良表示,他始终坚持“履职为民作表率、担当作为促振兴”信念,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耕耘田野,用新时代新农人的锐智果敢走在乡村振兴前列。“我们有自己的智能化烘干中心,目前还新建16000吨级的智慧化粮仓。”说起这些,汪友良语气里颇为自豪。
接下来,队员们由汪友良和宝墩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明洪带领下参观了汪氏农场烘干中心,队员们看到了无人机喷洒装置,了解到现代种植产业的科技助能,据工作人员讲解粮仓是智能化管理,通过线上就可以实时监测粮仓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程度等,确保粮食安全质量。看着一个个规模宏大、运行有序的粮仓,队员们不禁感叹科技进步对于农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汪友良的带领下团队还前往了竣工不久的一新大型烘干中心,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开创“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模式,为粮食增收、粮农增收保驾护航。
调研接近尾声,临走前实践队员同汪友良合影留念。队员们也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同时坚定了勤学以助农的初心,也深刻领悟到了何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认识到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对我国粮仓管理的专业化和先进性感到骄傲。(作者:兰寒韵)
图为汪氏农场烘干粮仓
图为实践队与汪友良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