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江西对接融入大湾区的最前沿,也是大湾区联动内陆发展的直接腹地。赣州黄金机场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航线覆盖,特别是赣深高铁建成通车,赣州至深圳由原来的7小时压缩至2小时左右,赣州融入大湾区2小时黄金旅游圈。赣州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大湾区市民周末前往赣州旅游特别方便,有些景点甚至可以当天往返。近年来,赣州市不断深化与大湾区的文旅合作,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大湾区的文旅企业到赣州投资建设文旅项目,这些文旅项目较好的满足了大湾区市民休闲旅游的需求,赣州具备了成为大湾区“后花园”的发展基础。
近日,围绕如何进一步丰富赣深高铁(赣州段)旅游业态,让赣州真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后花园”,赣州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并建议赣州市聚焦重点、进一步丰富适应大湾区“后花园”新需求的旅游业态。
聚焦红色经典,做精红色旅游业态。充分利用好瑞金“共和国摇篮”、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大余“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等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统筹推动红色资源的跨区域合作共建,构建红色资源区域集群。
聚焦教学领域,做活研学游业态。把握好“双减”政策落地、中小学研学旅行新需求充分释放给研学旅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聚焦“微度假”,拓展亲子游业态。运用“高铁”“高速(公路)”等概念,创新诠释微度假小半径、深度游等特点,把握亲子市场将逐步引导微度假消费趋势的风向标,着力打造民宿、露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主题特色明显、商业业态丰富、娱乐性沉浸式活动与休闲度假配套等微度假目的地。
聚焦深度游,发展民宿旅游业态。充分把握国家层面加大对乡村民宿发展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抢抓民宿“风口”,推动赣州市民宿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瞄准深圳游客群体,着力引进全国领先的头部民宿,大力拓展个性化、定制化、体验化的高品质民宿供给,打造一批赣州特色民宿品牌。
聚焦“非遗+”,丰富非遗旅游业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赣州丰富的非遗资源,采取“非遗+旅游”“非遗+演艺”“非遗+知识产权”“非遗+动漫”“非遗+文创”“非遗+传统工艺振兴”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具有赣州特色的非遗戏曲展演、文创活动,激励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积极挖掘非遗文化的创意价值,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在赋予非遗文化新的活力中丰富非遗业态。
聚焦“体育+”,做强体育旅游业态。依托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良好发展态势,着力走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打造上犹县阳明国际垂钓基地(国际垂钓赛)、中国(全南)攀岩小镇(攀岩锦标赛)、定南足球小镇(国家足球训练中心)、大余丫山运动休闲小镇、南康龙回低空飞行小镇等国家、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和精品赛事,推动运动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业态稳步发展。
聚焦客家美食,打造美食旅游业态。赣南客家美食特色鲜明,源远流长,是赣南客家文化中一个可感受、可体验的重要载体。创新美食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培育赣南客家菜餐饮文化品牌,推广地道赣南客家美食,开发赣南客家美食之旅精品旅游线路。以美食为媒,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力争每个县(市、区)研发推出一席当地特色菜宴,力争每个县(市、区)建成至少一条特色美食街,更好满足外地游客的美食体验需要。
聚焦良好生态,做细康养旅游业态。依托赣州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国有林场丰富森林资源和良好生态,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森林康养+养老、森林康养+健康等主题,进一步整合赣州市森林旅游线路,努力打造森林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拓展全龄生态养生康养、运动休闲康养、休闲度假康养、医疗保健康养、文化养生康养等旅游度假市场。
聚焦“互联网+”,创新发展云旅游业态。推动“互联网+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产品,重点发展云旅游、云娱乐、云直播、云展览等旅游新业态。鼓励景区(景点)开发虚拟游览、直播游览等数字化产品,推出线上展演,开通线上旅游服务,开展云游览、云科普等相关活动。
聚焦个性化,培育发展多种旅游业态。顺应大众旅游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模式。进一步激活旅游资源的融合功能,大力丰富赣深高铁沿线“老区·特区”“稀土王国”“家居之都”“围屋之都”“世界钨都”“睡眠之都”“阳明圣地”“生态王国”“世界橙乡”“脐橙小镇”“海绵城池”等旅游业态体系。(文/刘延俊 邱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