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2022—2024年)》指出要建设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绿美乡村。开展绿美行动,建设绿美乡村要因地制宜,丰富“绿”的内涵,做足“美”的文章,使乡村“美”得其所。
因人制宜,实施“绿美净”。绿美家园是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体现之一,须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引导群众结合实际绿化庭院,逐步养成讲卫生的文明生活习惯。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及党员的带动作用,广泛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引导村民从“各扫门前雪”到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形成以点带面的治理提升格局。要持续开展卫生厕所改造、污水处理等专项行动,形成面上的总体提升,为绿美建设打好“底子”,让乡村环境展现“干净美”。村委会要率先做好添绿美化的标杆,鼓励群众结合实际参与绿化、创意绿化,建设好“小菜园”“小花园”等小景观,美化家园形象,让乡村成为群众的“安乐居”。茶房乡探索“党建+四方主体+红色线路+乡村旅游”联动推进的模式抓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同时,在村头村新寨自然村通过推行住户轮值积分制、“三小园”管理制、规划管控责任制等三项机制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以点破局。
因时制宜,提升“绿美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绿植受天时、地利因素影响,增绿、补绿是绿美行动的必要“动作”,须结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植绿时须考虑节气物候,描绘“一季一景”,要处理好“一时绿”与“长久绿”的辩证关系,进行“四时之景”与“常青之景”的搭配规划考量。要结合水热条件,了解绿植“性情喜好”,防止“水土不服”。要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融合“人工绿”与“自然绿”,创造“一地一景”的“绿色空间”。要结合乡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采取就地取材、挖掘特色等方式,勾勒乡村风貌“亮点”,激发绿美潜力,让乡村成为靓丽的“大观园”。
因业制宜,打造“绿美富”。乡村“绿美富”是绿美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乡村绿美须植根于乡村产业,并带动乡村产业。要做到产业发展和绿美建设“同频共振”,结合乡村独有特征发掘经济增长点,在宜农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化绿色农业,提高“菜篮子”“果篮子”的含“绿”量,增加果蔬含“金”量,打好“绿色食品牌”。此外,要结合乡村独有的山水田园风光,合理规划建设布局、融合当地民俗风情,将绿美示范点串联互关,打通农旅结合的旅美“绿色通道”,持续促进村庄绿美、生活红火,让乡村成为向往的“桃花源”。(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茶房乡人民政府 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