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信仰的解释是“信,诚也。从人从言”,“仰,举也。从人从卬”。信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可以产生无尽的力量。 在日新月异变化的时代大环境下,党员干部要不断领悟汲取信仰的力量,把稳思想之舵,把无形化为有形,在践行信仰的过程中产生自我净化的“疗效”,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奋斗的激情强化担当作为,擦亮共产党员的“底色”,在新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筑牢思想之基,汲取信仰的“超越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人有了信仰,才会在改造社会中大有作为,“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李大钊,“雪域高原上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县委书记的榜样”的焦裕禄……他们为了信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像一面面鲜艳的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要胸怀一颗信仰之心,汲取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夯实思想之基,以革命先辈为标杆,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凝聚思想共识,答好信仰的“时代之问”。正可谓“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能够产生力量,对真理的信仰则能产生惊人的伟力。漫漫长征路,红军将士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二万五千里的征途见证了他们“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勇气,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诉说着、传递着信仰的气势和力量。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中国人民志愿军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舍身成仁、捐躯赴义,彰显了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锻造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发挥出强大战斗力、引领力和号召力,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充分展示“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以极高效率在祖国大地书写了不平凡的“抗疫史诗”……在国家需要、群众需求的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牢记使命职责,勇担历史重任,主动站出来、积极挺起身,具备了坚定前进的方向、克服困难的勇气、创造成就的巨大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思想共识,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信仰的“时代之问”,奏响“坚定跟党走”的时代旋律。
接受思想洗礼,走好信仰的“平凡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一路走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忠诚的革命战士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在信仰的驱动之下,雷锋这个平凡的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事;有24年党龄的牧民党员阿布都加帕尔·锰德帮助游客推车,当游客准备付钱表示感谢时,他拒收感谢费,并亮出胸前党员徽章,他用最朴素的方式展现了坚定如山的信仰;“冬古拉玛大妈”布茹玛汗·毛勒朵守边42年,把最美丽的青春献给了119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边境线上捡起的无数石头都刻上柯尔克孜文和汉文的“中国”两个字,她用以最淳朴的方式,书写着心中的信仰;“燃灯校长”张桂梅,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她的信仰是始终坚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信仰就是把“民”字写大,把“我”字化小的朴素,是敢于亮身份、主动亮身份的担当,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我为大我的无私。党员干部要涵养如磐信仰,淬炼过硬担当,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把一腔热血激情体现在实实在在为国家、民族、人民做实事上,将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毕生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委组织部 罗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