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领导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分析新要求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从高质量发展视域出发提出解决对策,就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最急迫的社会问题。
一、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一词,最早适用在经济领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国内学者逐步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外延至社会主义事业各个方面。面对着中国城镇化和乡村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与发展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这些难题也严重影响着党在农村中执政的基础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笔者认为,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要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既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组织支撑、作风建设、人才支撑等,也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角审视当前农村党组织建设的现实困境,更要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出发提出创新路径,继而使高质量党建成为推进中国农村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内驱力,共同致力于搭建中国农村党建工作大平台。
二、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建设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量来自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牢固与否。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越要不断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路径,这样才可以使党在人民群众心中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从农村发展、党组织建设、人民群众等三个方面总结高质量党建推动农村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对于提升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组织力有重要意义。
一是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领导力量。回顾历史,中国的农村地区是党不断成长、壮大的政治基础。战争年代,可以说没有中国农村的建立,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存之地。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牢记初心和使命的真实写照,也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彰显。农村党组织始终聚焦解决农村问题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农村生产力解放,深化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村集体扶贫车间和扶贫工厂,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推动建设“三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同时,基层党组织在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上下功夫,摒弃以往生活方式,注重生态性与经济性相协调,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优美居住环境。
二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现实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的领导地位,首次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当前,中国社会农村发展处于多元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和矛盾相互交织,农村社会治理问题愈发显的更加突出。为此,要大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神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也有力加强。因此,新的征程上,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筑牢党员干部的精神基础,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勇于创新,大胆改革进取,整合各种农村资源,坚持以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逐步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造血功能,发挥其带动乡亲们致富的经济功能。
三是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主动力量。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充分说明党是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依托和保障。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发生转化,党依据国情和实践情况及时调整党在农村的政策,分步骤在农村实行各项改革举措,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帮助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筑牢党的群众基础,打赢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人类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党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同时,高质量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打通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有力保证,党的干部要厚植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感化群众的工作,就要认真执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民利民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领头雁”作用。(作者: 张园梦 河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