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保护桂林山水‘二郎神’”的殷切嘱托,紧扣“林”为主题、“长”为关键、“制”为落脚点抓实林长制建设,突出“三篇文章”,联动发力、精准施策,成效明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82.61%。《广西龙胜:森林旅游扶贫走出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入选2020年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先后获得了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生态旅游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一、做好“帮”的文章,国家林草局真帮实扶“结硕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帮扶龙胜县36年来,给予龙胜在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和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擦亮绿水青山“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价值”,推动龙胜生态扶贫、生态富民工作不断发展。一是在群众收入方面。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7年的260元增加到目前的1.6万元,增长了6153.84%。二是在植树造林方面。“十三五”期间助力龙胜县完成造林8.5万亩、培育种苗838万株、森林抚育111.38万亩、义务植树192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47%增加到目前的82.61%,提高了35.61%。活立木蓄积量从1987年的349.2万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1898万立方米,增长了540%。三是在产业发展方面。自2019年以来,助力龙胜县完成油茶“双千”计划项目造林1.3万亩,泗水乡周家村勇爱生态油茶基地获自治区三星级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创建五龙福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定点扶贫车间)等造林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林业产业全方位发展,极大提高了群众的收入。四是在生态补偿方面。推动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1.3亿元,对107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生态公益林补偿惠及全县104个村1.3万户5.2万人,成为村集体经济和个人增收的重要渠道。五是在岗位就业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63亿元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制度,年均选聘续聘护林员2850名,惠及全县30%以上脱贫人口,2021年龙胜县生态护林员谭周林被国家评为“全国最美生态护林员”。六是在科技帮扶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累计帮助龙胜县完成35个科技示范项目建设,科技助力带动产业全方位发展。七是在人才支持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始终坚持“对口帮扶地区不脱贫就不脱钩”的原则,36年来先后派出19名帮扶干部,到龙胜县定点帮扶,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八是在脱贫摘帽方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2019年4月龙胜县获得自治区批复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连续五年在全区扶贫成效考核中荣获“综合评价好”的等次,连续三年在全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中排名前三,并获得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实现了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胜利”目标。
二、做好“管”的文章,林长制高效运行“出新招”
自林长制工作启动以来,龙胜县森林覆盖率由82.36%提升到82.6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86.87%提升到86.89%,生态保护成效全面提升。一是建立全方位网格监管体系。龙胜县深入落实林长制林草资源网格化管理“四个一”基础工程建设和护林员选聘工作,建立林长、副林长责任网格和“县-乡-村-护林员”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在全县科学划分1663个网格,设县、乡、村三级林长531名,充分利用全县生态护林员力量优势,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力支持,构建以生态护林员队伍为基础,整合国有经营单位、承包大户、村集体、村级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力量,建立“县-乡-村”全覆盖责任网格和护林员数据库,落地上图,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展日常巡护工作。并探索创新建立林长、河长、田长、路长“多长合一”全方位监管网格体系,对所管辖网格内的林地、耕地、河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巡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管体系,确保辖区全覆盖,监管无盲区。二是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22年2月,龙胜县率先在桂林市成立县级公安局生态环境保护大队,在各乡镇同步挂牌成立生态环境保护中队,建立完善“一乡一警”管理体系,落实“县-乡-村-屯”四级联动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责任。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帮扶资金,落实专项资金2850万元在各屯(组)选聘生态护林员2850名,选聘人数位列全区前列,打通林长制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治护并重推动林草工作提质提效。为推深做实增绿增效,龙胜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超额完成市级下达国土绿化年度目标任务,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上升。2021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61%,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1898万立方米。建立健全龙胜县全域古树名木保护监测信息系统,加强对古树名木的针对性保护,推行一树一码、一树一档,科学实施复壮救护,让4464株古树名木、63个古树群得到有效保护。建设强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加大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犯罪行为,龙胜依法治林治草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三、做好“转”的文章,守绿换金实现“大蝶变”
龙胜县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提升,推进了龙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绿富双赢。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和林下空间,多举措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实施了草珊瑚、大叶百合等1.35万亩林下经济种植。瞄准罗汉果这一特色“致富果”,创新实施“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金融+保险”六方联动、一二三产融合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促进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全县罗汉果种植面积突破8.5万亩,同比增长30%。其中,脱贫户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上,涉及4000多户,预计每亩罗汉果可增收1万元。龙胜县还利用龙脊辣椒、凤鸡翠鸭、地灵花猪、百香果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不断加快实现林下经济点“绿”成金。二是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斐然。龙胜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2019年9月,龙胜县湿地公园范围功能和调整总体规划获国家林草局批复,国家林草局共投入发展资金2300万元,主要用于修复梯田湿地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和提升游客观光体验。并确定“全县大景区,旅游一盘棋”的全域旅游指导思想和“以山养山、以山养人”的发展思路,以实践成功的梯田、民族特色村寨“两山”转化典型案例为示范,通过“一田生五金”(有租金、享股金、挣现金、得奖金、发薪金)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一条“打梯田牌,赚梯田金”的旅游产业振兴之路。2022年大寨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南山草原入选全国首批“红色草原”。2023年1-8月,龙胜预计接待游客总人数达768.89万人次,同比增长69.62%;预计实现旅游总消费90.67亿元,同比增长60.85%。三是林长制成为生态惠民长效保障。2023年,广西对龙胜县生物多样性鸟类、植物、鱼类等进行补充调查,进一步摸清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情况,充分展示了龙胜县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在2022年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呈现多发并发态势下,龙胜县扎实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借助科技手段智慧巡林,依托视频监控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火情监测,有效防范了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年受害率控制在0.085‰以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
下一步,龙胜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落细落实,进一步擦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金字招牌”。(通讯员:韦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