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江西寻乌县聚焦问题导向,立足实际、精准发力,四曲联奏,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吹响“双向摸排”前奏曲,让流动党员有家。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对全县的流动党员进行“地毯式”摸排,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摸排的方式,摸准摸实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流入地、流出地、就业等情况。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管辖区内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制度,做到“一月一摸排、一月一更新”,实行流动党员结对联络机制,安排所在党支部支委委员与流动党员“一对一”结对,采取走村入户、电话访问等方式,全面采集流动党员个人相关信息,并按照人员类别、流出地点、流入地点、从事行业等分类建立“流动党员个人档案”,做到一村一表、一乡一册、一县一库,实时更新数据,确保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有人管。今年多次组织全县500多个党支部开展流动党员信息全面排查,共排查党员597名,其中流出到省外的492名,流出到设区市外的35名,流出到县(市、区)外的70名。同时,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党建信息化平台,实时比对线下摸排数据的精准性,组建5支督查专员队伍利用电话等方式进行复核,询问党员本人、查阅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存根、交纳党费和参加组织生活记录等方式,保证流动党员信息真实、全面、准确。
拉紧“双向管理”责任弦,让流动党员安家。充分利用与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龙岗区各街道党工委的合作关系,依托广东省寻乌商会、深圳市寻乌商会等平台,在流入、流出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努力做到流动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目前寻乌县在省外流入地已建立了5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实行流入地与流出地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工作机制,流出地党组织侧重于党籍管理、民主评议、党费收缴,流入地党组织重点抓好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组织生活等,对外出6个月以上,且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的党员,及时开展组织关系转接工作,落实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对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开展党委审批、党组织登记、流动党员领证等“三步工作法”,做到流出一个、登记一个、发放一个。按照“协同共建、信息共享、党员共管”的原则,积极协调流入地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共同做好流动党员日常管理。
弹好“双向培训”主旋律,让流动党员恋家。采取“送学+自学”的方式,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培训。一方面,深入开展“点单”式送学活动,为流动党员寄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等学习书籍,引导流动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借助电教远教基层站点、流动党员微信群,上传《坚守》、《一根火柴、点亮中国》、《寻乌调查映红天》、《你喂的鸽子飞了》等10余部本土优质党员教育电视片,加强自主学习与交流。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关注寻乌宣传、寻乌融媒APP,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电教片、学习先进事迹等,让流动党员及时了解家乡的信息动态。另一方面,利用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返乡“窗口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学习阵地,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组织外出返乡党员开展集中教育。由专人负责加强与流动党员的经常性联系,不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支部近期工作任务和支部决议等。引导全县188个村(社区)召开读书分享座谈、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为流动党员“集中补课”,累计培训流动党员500余人次。
唱出“双向带动”好声音,让流动党员兴家。注重发挥流动党员“流动”优势,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通过远程视频、微信发言等方式,同流动党员交流学习感悟,总结学习成效,分享学习进度,鼓励流动党员将学习实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晒出来”,促使流动党员更多参与村级事务,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深入开展流动党员每季度以电话或书信等形式向所属支部进行一次思想汇报、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提出一条意见建议、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发布一则家乡项目建设的信息、倡导流动党员以志愿服务等形式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外出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引导流动党员利用在外工作获得的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创办致富项目、兴办特色产业、拓宽致富渠道,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心”。2023年以来,通过召开座谈会,与流动党员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家乡的好政策,帮助促进人才回引、资金回流,引导外出流动党员捐资捐物100余万元支持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文/黄玉海 赖萍萍)
供稿:中共江西寻乌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世龙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