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江西赣州讯(潘声 邹宇航)江西省会昌县秉持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抢抓氟盐新材料首位产业上升为赣州市发展战略的机遇,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和产业集群优势,根据发展实际,确定把打造氟盐新材料产业人才聚集区为县委书记领衔人才项目,作为推动氟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首位产业招才引智、举办人才活动、加快建设数字大脑等14条措施,举全县之力打造氟盐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区,通过人才项目带动产业腾飞,为打造“三地一城”建设“独好会昌”贡献人才力量。
一、抓首位产业,做强人才“集聚区”
一是聚焦产业招才引智。主动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重点引进数字经济企业项目锂电新能源、含氟高分子新材料及含氟制冷剂,含氟医药、农药中间体产业项目,积极承接加工应用制造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和高新技术人才。截止目前,我县主要领导外出双招双引30次,共引进项目27个,投资额共计250.396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是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的工业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广东盛湾投资合伙企业拟投资50亿元的年产10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抢抓赣州市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双招双引”活动这一契机,与深圳市北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引进协议,引进年产10万吨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前驱体项目,投资额14亿元,引进清华大学肖珂,同济大学硕士肖水龙等一批高端人才。二是摸清需求精准发力。每月对氟盐新材料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摸底,准确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建立劳动者求职清单,帮助劳动者与企业精准有效对接。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人社局长直播带岗会昌专场“金秋招聘月”“退役军人专场”等26场线上线下招聘,发布用工信息29次,提供岗位5140个,招聘进场求职人数10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求职人数2520人。先后组织12家企业赴赣南科技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大学开展校企对接宣讲会、送岗进校园活动,招聘就业见习人数138人。组建县域最强招才团,参加“才聚江西 智荟赣鄱”江西省2023年下半年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专场招聘活动,收集各企业急需人才86个岗位信息,邀请县级优秀企业代表前往东北、西安、四川等地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到昌工作,活动结束后共收到研究生简历115份,意向录用40人,现场签署实习培养意向书16人。三是融入湾区赋能发展。积极融入湾区深化双招双引,举办“2023年全国氟新材料高峰论坛暨技术对接会”,邀请全国氟新材料产业研究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会昌,开展人才培养和成果交流,并聘请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仕正等10名高端人才为我县氟盐新材料首位产业特聘专家;组织40余名县级优秀人才前往厦门大学举办国情研修班,并与周天亮、张良文、蔡加法等教授开展首位产业、肉牛养殖、矿山修复等交流研讨;新建惠州驻外人才工作站,为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许鑫、惠州市委党校教授黄忠平颁发招才引智聘书;派遣县林业局四级调研员王志强、工信局二级主任科员方林福2名职级公务员至广州、深圳驻外人才工作站担任联络员,做好招才引智、宣传政策、人才活动等相关工作。
二、抓能力培养,做强人才“孵化地”
一是高端人才引培发力。我县结合首位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岚山骐骥”人才工程,引进一批高端人才为驱动首位产业创新注入发展动力。截至目前,会昌县今年已引进高层次人才51名,急需紧缺人才601名,引进周末工程师22名,科技特派员专家19名。钟明龙入围2023年度“中国经济十大创新人物”,王明富入选2022年省“双千”人才工程人选,沈亦平获评省级庐山友谊奖,朱玉亮入选2022年市“苏区之光”人才工程人选,余晓斌荣获2022年赣州数字工匠,蒋玮被省政府赋予“能工巧匠”称号;王明夫、沈亦平、朱玉亮、钟明龙、石世昆、王万春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成功入选第二批市级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二是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安排技能培训资金50万元,组织氟盐新材料经营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十百千万”人才培训、数字化转型、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创新能力提升等省、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参与人员180多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氟盐新材料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业务素养。与和君集团合作举办“百千万”金融人才培训--会昌县企业管理系列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全县重点企业家、国企高管、相关领导干部等企业管理能力;邀请了和君商学院讲师为我县重点企业家、国企高管、相关领导干部讲解战略规划、组织管理、企业文化、财务管理、资本市场等方面知识拓展实践,共有500余人次参加培训。三是湾区人才互融互通。与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举行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实现了深圳、赣州市、区(县)两级总工会对口合作全覆盖,建立了两地工会主席联席会议和信息通报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湾区交流互融互通,提高干部外出交流学习频率,会昌县全年共选派了6名县处级干部、31名科级干部、5名一般干部分别前往粤港澳大湾区、海西经济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参加5天以上的脱产学习培训;举办了全县2023年党外干部培训班,组织了59名科级及一般干部前往中山大学进行了7天的脱产学习培训;选派了1名科级干部赴深圳市南山区创东方投资公司跟班学习、4名一般干部赴深圳市公安局跟班学习,1名科级干部赴上海浦东新区商务委跟班学习,2名科级干部赴财政部跟班学习。
三、抓创新创特,做强人才“科技城”
一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与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签订战略协议,共建“科创飞地”。目前,会昌驻大湾区科技人才飞地获批市级科创飞地,启明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双创中心成功申报市级众创空间,江西凯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市级专家工作站。九二盐业、茂源药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完成2023年江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场核查;主动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批准组建4家企业位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凯鑫化工、中氟化学、中铪新材料、九二盐业)。二是“智囊团”孵化成效明显。充分利用会昌中专、和君职业学院优质师资力量,发挥“智囊团”作用,以“精品职业院校”为定位,以未来新兴产业就业为导向,帮助企业孕育各类高技能人才,推动校企共建;会昌中专与会昌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中氟公司、石磊公司、九二盐业、中铪新材料等龙头企业联合开展“氟盐新材料订单班”,培养优质技术人才为企业发展服务,目前共招收147名学生就读。和君职业学院探索“政校行企”产教融合体系,共建稀金产业学院、乾照产业学院、和众产业学院、和鸣体育产业学院、和声戏剧技术学院5个产业学院,开设智能机电制造、稀土冶炼等13个新兴紧缺专业,目前共5000余名学生就读。着力推动江西石磊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西理工大学校合作共建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并于7月挂牌成立,为我县与江西理工大学共建含氟新材料研究院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数字大脑集群管理。深入贯彻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与赣州智研院人才团队通力合作,搭建园区数字大脑,对园区企业用工、人才信息、风险防控进行数字化管理,形成“数字大脑+实体工厂”、“链式+集群”的模式拓宽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道路,实现了产业链升级、产业上下游聚集、产能供需平衡等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安全环保的全流程管理以及政府科学高效管理,会昌县氟盐新材产业集群已成为双“一号工程”链式集群典型示范项目。
四、抓服务保障,做强人才“伊甸园”
一是营商环境优质高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服务能力的通知》(会府办字〔2023〕53号),将“市县同权”改革延伸至工业园区,推动各项业务工作高效快捷办理,最大程度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在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设立帮代办服务窗口、普惠金融站,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人指导服务,负责受理企业申报材料,并反馈审核、办理结果,已多渠道兑付惠企政策资金4323.86万元,惠及1009家企业。依托和君小镇基金村开展金融领域专项招商招才活动,吸引6家私募基金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强化了氟盐新材料产业金融支持;积极推出创业贴息贷、财园信贷通、科创贷、赣才通卡等氟盐新材料人才创业创新类金融产品;召开了氟盐新材料产业专场产融对接会,邀请了各银行机构、赣发投基金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现场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16.12亿元,全方位保障和支持企业的发展。二是人才政策激励共促。已出台《会昌县拔尖人才管理评价办法》《会昌县氟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措施,提高了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高技能人才重视程度,支持经考察认定在我县氟盐新材料领域内创新创业满7年以上的E类人才和10年以上的F类人才,分别按照引进的D类人才和E类人才对待,享受相关政策待遇;江西九二盐业有限公司、江西中铪新材料有限公司2名企业管理人才人才参加县级国情研修班。三是人才服务亲情关怀。新建氟盐新材料产城融合保障性住房项目,帮助解决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问题;该项目总投资约2.23亿元,总建筑面积6.45万平方米,设有1栋综合办公楼、9栋人才公寓、1栋社区服务中心、874套人才住房以及绿化、市政、医院、学校、餐厅等配套设施,目前均已交付完工,现有15家企业员工共1800人入住;同时为氟盐新材料产业基地的高层次人才发放人才服务卡123张,设立了医疗保健、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城区用车等绿色通道,帮助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
供稿:中共会昌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世龙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