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五园建设,精心勾勒着团结、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一、聚焦建设“同心家园”,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团结奋进之力。强化组织保障,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将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级党委、党组考核的重要事项和书记述职评议内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实体化、工程化、项目化,确保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责任精准落地,让政治引领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引擎。
二、聚焦建设“精神家园”,强化宣传教育,厚植文化认同之基。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决定》,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依托拜城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一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出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盘活“红色家底”,深挖拜城县老虎台骑兵连红色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用共同体理念凝心铸魂。依托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内在要求和鲜明主题,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三、聚集建设 “和谐家园”,强化“三交”实践,共绘民族团结画卷。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持续推动拜城县拜城镇幸福社区和胜利社区等乡镇社区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情深、守望相助。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落实拜城县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旅游路线。深入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冬季青少年交流活动,发挥好依托拜城县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基地,充实活动载体,拓展实践空间,推动 “三交” 实践取得显著成效。
四、聚集建设 “平安家园”,强化基层治理,守护群众幸福生活。始终将统战工作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辖区165个村社区网格与基层党建、政法综治等各类服务有机融合,形成统战“一张网”网格化治理模式。将统战工作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纳入“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上下联动的三级统战工作网络管理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妥善处置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提升群众安全感和综合满意度。
五、聚焦建设“美丽家园”,强化生态旅游,打造绿色发展名片。依托拜城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打造 “生态+文旅”绿色发展模式,谋划推进刘平国刻石、千佛洞、铁热克温泉、老虎台骑兵连等一批文旅重点线路。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形成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如今,拜城县的生态旅游正逐渐成为一张亮丽的绿色发展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各民族交流交往搭建了新的平台。
拜城县通过“五聚焦”的生动实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绚烂绽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实现。今后,拜城县将继续深化这一实践,不断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
供稿:新疆拜城县委统战部 拜城县社会主义学院 艾尼宛尔·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