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安徽讯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一杯茶”工作法,立足辖区居民需求,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聚焦“集民意、聚民力、解民忧”,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效能,不断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党建引领集民意,壮大基层“核心圈”。聚焦民生需求,针对社区沟通交流渠道窄、居民凝聚力差、公共空间资源少等问题,积极吸纳村民代表、老党员、“乡贤”等各类人员等加入网格员队伍,进一步夯实服务基础。目前,古饶镇22个村(社区)均细化网格,由村党总支书记担任总网格长,包庄干部担任二级网格长,共吸纳“五老”人员100余名。依托“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健全网格员工作制度,明确网格员负责信用村农户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政策法规宣讲、矛盾纠纷隐患排查、民生服务协办等10余项工作。
多元参与聚民力,扩大联建“治理圈”。链接“网格”和“理论宣传”,采取“理论授课+典型分享+实地教学”的学习方式,各网格选派优秀党员及村民代表开展现场实训、观摩等活动,2024年以来组织红色基地观摩活动20余次,切实巩固党群关系。定期摸排网格内高学历人才、致富能手、流动党员返乡企业家等纳入古饶镇乡村振兴人才库,吸纳人才30余人。组织各村(社区)建设特色调解团队,整合党建资源和服务资源,实行“群众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形成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今年来,累计开展法治宣讲等各类活动80余场次,提供政务服务帮办代210余次,惠及群众1万余人。
创新方式解民忧,放大共享“幸福圈”。坚持以提升基层治理成效和村庄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积分制”“书记夜话”“竹邑茶馆”“艾乡驿站”等多种形式升华网格作用,目前共开展“书记夜话”“艾乡沙龙”等活动4次,参加群众200余人。搭建社区事务参与平台,由网格员组成3-5人的巡逻队伍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及时了解掌握网格内各项信息,对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化解,全年共排查相关隐患100余个,均已妥善化解。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深化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制度,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等志愿服务,共同建设“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幸福生活圈。(王菊)
责任主编:徐静
编辑: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