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县大寨镇地处云县东南部,国土面积229.9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近年来,大寨镇始终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通过“党委带动、支部联动、党员行动、党群互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示范先行,下好典型引路“棋”
大寨镇团结村三河交汇、白鹭栖息、田园秀美,周边拥有历史悠久的回龙石拱桥、杨国翰故居、古树盘龙井、大石门等历史文物古迹。2022年以来,团结村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三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才为主体,通过以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为助推,以生态为保障,全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党委带动,强化组织向心力;支部联动,提升组织号召力;党员行动,夯实组织战斗力;党群互动,增强组织凝聚力。建设以农业产业为根、田园风光为韵、农耕文化为魂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赏七彩稻田、玩稻田摸鱼、尝勐麻土司宴、品勐麻古树茶、忆美丽乡愁、栖特色民宿、体农耕文化、静身心尘土”的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探索“党建+产业+村集体经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大寨团结村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党员动起来、身份亮出来、党旗飘起来,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坚强战斗堡垒。在2014年,党员曾定云在团结村党组织的帮助下回乡创业,发展以生态康养休闲为主的家庭农场。近年来,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实践学习锻炼,更加坚定了干事创业的信心。
聚焦联动,下好特色产业“棋”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云县大寨镇抓实“党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组织融合、资源整合、发展联合”总体思路,建设产业发展“绿色基地”。大寨镇坚持党建引领助推项目建设,以“党建+光伏+集体经济+合作社+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做到关键环节有组织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撑着,构建党建联盟新格局,让党旗始终飘在项目建设工作第一线。
大寨镇依托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发展“上有光伏,下有产业、合作社有盈利、集体有收益、农户有收入”的新型光伏能源经济。大寨镇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体经济+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新合村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基地为示范,不断辐射带动文丰村、文朵村、大寨村等进行现代蔬菜产业园建设,全速推进“万亩果蔬经济长廊”建设。大寨镇大力发展以三七、滇龙胆草、重楼、黄精等为主的地方特色中药材种植,实现中药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大寨镇坚持做强做优茶叶品牌,通过强化茶农培训、技术指导,加强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规模种植棠梨坝村大白芽茶、慢赖村藤条茶、官房村红茶等千亩新茶园建设,真正让茶叶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大寨镇走好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道路,用好新民村淘金河流域坡改梯土地资源,探索新型品牌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引进龙头企业云县中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模种植发展万寿菊产业。
三、党群齐心,下好改革创新“棋”
大寨镇箐门口学校依托“小手牵大手”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家打造成美丽庭院的同时,还充分利用周末与家人一起参与绿美校园、绿美乡村建设,共同打造鲜花盛开的村庄和最美校园。
近年来,大寨镇箐门口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狠抓落实,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学生互动”的模式,牵牢党员、群众、学生“三只手”,携手绘就一幅“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民风淳”乡村振兴新画卷。
牵牢党员的手,党员带头带动群众增收。箐门口村创新探索开办“农村家庭党校”,邀请老党员宣讲党的政策理论,组织开展党内活动、农科知识培训和乡土人才培养,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才、产业人才和乡村治理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牵牢群众的手,齐心协力共建绿美村庄。探索实施道路分段包干、挂牌管理、人畜分离、“变废为宝”等有力举措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用好村庄内“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地等,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茶园、小药园立体式“五小园”建设。牵牢学生的手,村校同心共促乡风文明。箐门口村始终坚持村校共建,强化村校文化建设,通过党组织引领、理事会牵头、回乡干部发力、党员带头、学生家长投工投劳,全力办好群众期盼的事,打造休闲森林小公园,努力建好民生工程。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教授芦笙、打歌等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弘扬传统民主特色文化。(供稿:云县大寨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