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耿马自治县华侨管理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侨乡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扛牢政治责任,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侨乡振兴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努力绘就侨乡振兴壮美画卷。
“党建促产业振兴”,让产业更旺。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促进基层党建与产业振兴有效融合。以“党支部+基地+公司+农户”模式,积极探索侨乡水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侨丰园果业有限公司龙头带动作用,集水果收购、分拣、仓储、保鲜、包装、销售、配送为一体,让侨乡水果进入千家万户,进一步增强产业带富增收能力。结合华侨管理区邻近耿马县城实际,大力发展“蔗、畜、林、旅”农商文旅一体化经济,持续做优甘蔗、做精水果、做大畜牧,做强服务,打造集侨乡美食文化、农业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侨乡小城镇。
“党建促人才振兴”,让人才更活。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化社区“领头雁”培训工程和党员干部“素质教育”工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领导干部上讲台、党课开讲啦”系列举措,全面提升社区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2021年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全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8.5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85.7%。积极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计划”,回乡报到干部114名,引导他们参与到规划建设家乡的行动中。大力发掘全区坚果种植、肉牛养殖、甘蔗提质增效等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共挖掘10名有各方面经验的人才。
“党建促文化振兴”,让侨兴文化更浓。充分发挥军垦农场“开拓者”精神、侨乡美食文化、舞龙舞狮文化等文化优势,通过“支部书记带头讲、党员示范讲、老干部在社区讲”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进行讲解“屯垦故事”、“归侨故事”、“感党恩、忆初心、担使命、爱家乡故事”,教育身边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采取党组织牵头、社会参与、群众共享的模式,积极引导移风易俗。开展“学习身边榜样”“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以身边的人或事为榜样,自觉见贤思齐,不断推动乡风文明。
“党建促生态振兴”,让生态更宜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三好”要求。在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下,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合资金项目,建设侨乡湿地文化公园;完成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建设16个,实现区内主干道路及各居民小组通组道路全部柏油化。大力实施“森林侨乡”“洁净侨乡”“美丽侨乡”建设,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街面市容环境综合大整治,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修订完善社区及各居民小组《居民公约》,全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群众幸福感。
“党建促组织振兴”,让组织更强。坚持把筑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保障作为推动侨乡振兴发展的有效抓手,打造规范化党群服务中心1个;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晋位升级工作,对全区1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进行详细摸底排查,按照“五好”标准分类定级,评定出“先进”党支部2个,“一般”党支部7个,对“一般”党组织,选派1名党工委成员任党建指导员,对其进行督查指导;结合实际,按照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搭建“微网格”,将社区划分为1个一级网格,3个二级网格,18个三级网格,104个“十户长”,推行“1名片区大网格长+1名居民小组网格长+1名党员户+10户农户”联合自治机制,抓实疫情防控、人居环境、乡村治理。打造“红色一条街”,将84面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红色内容悬挂街道两侧路灯杆上,引导群众心向北京、心向党、心向总书记。加大居民小组活动场所“建管用”力度,充分运用“云岭先锋”智慧党建平台,不断提高党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管理线上线下全覆盖,通过党建引领,汇集各方力量,为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实现社区集体经济从“破零”起步到“消薄”壮大的快速转变。(云南省临沧市耿马自治县华侨管理区 俸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