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产党员网报道了湖北南漳“屋场会”激活山村“幸福密码”的做法,不拘形式,不限地点,几条板凳,一壶清茶,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和解决实际难题……在南漳,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小小“屋场会”聚焦了群众“微心愿”,调动了各方“微力量”,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做加法,在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热情上做乘法,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路程上做减法,捂热群众心,畅通群众言,才会让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
距离变近,真心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从赫山区菱角岔村组织“屋场连心会”,聚情了民生;到上栗县楼下村举办“屋场贴心会”,聚思听民意;再到衡南县恒星村发动群众召开“屋场恳谈会”,聚力解民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会场走进屋场,在广场上、在院子里、在田地间,拿个塑料凳,围圈而坐,看似简陋省事,却是俯身为民。在现场,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百姓打开内藏心结,是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补齐短点,贯彻“民有所呼、呼有所应、应有所答”的实干之举。一场场“屋场会”,让广大干部贴近群众、走进群众、扎根群众,对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从而真正站稳了群众立场,能够用心用情用力主动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关系变亲,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无论涉及人居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特色产业发展等,都离不开基层各类主体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屋场会”形式的出现,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面对面聆听、肩并肩畅言、心贴心解难”真正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更好地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矛盾在群众家门口化解、发展在群众家门口谋划,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事实证明,只有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从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实事小事出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在共谋、共建、共评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才能把服务群众各项工作办得更好、更顺畅、更高效。
气理变顺,建立干群和谐融洽的“鱼水关系”。心通则百灵,党员干部在农闲时、在休息时、在余暇时,主动组织参与“屋场会”,没有讲话稿、没有主席台、更没有话筒音响,只需要与群众坐在一张长椅上,以亲和的态度、亲切的口吻、亲近的语调,与群众一起“讲”政策、“谈”举措,“唠”家常,这样群众不仅可以放下心中芥蒂细听道来,而且还可以现场咨询、质疑、建议,并获得“心满意足”的权威解答。同时,党员干部也可在屋场会上充分了解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思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的“满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抚宁区委组织部 孙学丽 陈镜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