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要聚焦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随着层级下移,问题表现也更加明显,群众期待也更加具体,解决需求也更加迫切,需要我们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发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奔着问题去调、瞄着对策去研、盯着实效去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放箭对准箭靶子”,奔着问题深入调。问题是事业发展中的“绊脚石”,而解决问题是推动事业不断前行的“驱动力”。党员干部要有问题意识,不带着问题去调研,好比放箭没有“箭靶子”,缺乏方向性、针对性。带着问题去调研,既要深挖问题根源,也要善于发现新的问题。不能存有经验主义,认为基层情况熟,开展调研“蜻蜓点水”,不全面、不深入、不细致;找问题“老调重弹”,只看得到局部问题、看不到整体问题,只看得到眼前问题、忽视了长远问题,只发现了外部问题、找不到内部问题;到一线“走流程”,只看“盆景”不看“全景”,只看“门面”不看“角落”。要切实用好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既要到特色点、示范点去总结经验、剖析提升空间,也要到困难多、情况杂、矛盾突出的“盲区”“死角”去摸清真情实景,找准突出问题。要深入开展调研,做到“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真正用心用情沉到基层,“眼睛向下看”,与群众交朋友,读懂“题外话、弦外音、微表情”,掌握“第一手资料”,真正把情况摸实、把问题找准。
“窥一斑而知全豹”,瞄着对策细致研。调是出发点,研是落脚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抽丝剥茧,理出问题根源,做到“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需要有一双拨云见日的明眸,有观滴水可知沧海的本领,能够吹糠见米,透过现象观察到事情的本真和根源。调查过后要先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辨别和分析,认真细致地将问题研究透彻,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要善于总结,认真撰写调研报告,既要有结论性总结,也要有生动的群众语言,还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既不吝于总结特色亮点,也敢于直指问题弊病,还要善于理性分析问题。要找准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整改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的“金点子”,着力解决推动发展和改革中的痛点堵点、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烦心事和揪心事,提出具有前瞻性、建设性、指导性的意见建议,把调研工作抓在关键处、落到点子上。
“一竿子插到底”,盯着实效全力改。“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改到位。要在“改”字上下功夫,即知即改、立查立改,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要有效提高调研质量,开展好调研成果交流会,对调查研究梳理出的经验做法、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思路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交流评议,形成破解难题的思路措施,防止“热热闹闹搞调研、洋洋洒洒出报告、安安静静没结果”,避免调研成果“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不落在地上”。要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敢于啃“硬骨头”,主动接“烫手山芋”,能挑起“老大难”问题重担,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果清单”,把“任务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以新气象新作为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开展好跟踪问效,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领导批示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形成工作“回路”,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文/黄婷)
供稿:中共宜丰县委组织部
责编:王世龙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