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纠治形式主义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今年以来更是频频释放信号,无异于给基层下了一剂减负“强心针”,吃了一颗严抓作风的“定心丸”,基层正摩拳擦掌、勃然奋励,渴望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展新功、亮实绩。
然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非一日之功。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根子却在上层,之所以成为“痼疾”,正是部分“领头雁”没有找准方向,“带偏”一大批、“掉队”一大批。要纠治形式主义,就绝不能只是简单解决表面问题,要深入根源,剖析肌理,找准形式主义源头,才能彻底剪除反反复复、卷土重来、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不正之风。
考核督查是基层诟病已久的形式主义“重灾区”。工作是不是非得事事留痕?台账资料做出来给谁看?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已成为基层干部心头挥之不去、驱散不了的“阴霾”。随着基层治理逐步规范化,目标任务由结果导向拓展为全过程治理,基层干部肩上的“责任担子”压的问责事项越来越多、奖励机制越来越少。少了大展拳脚的空间,多了条条框框的规矩,不少基层干部深感束手束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严重受挫。但基层治理规范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造人民满意幸福生活必然途径。基层应具备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任务的弹性和通变。全过程治理不意味着只有过程重要,出发点和结果同样重要,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达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本质要义和要求。因此,基层应改变一味向干部压责任、压担子的机械化作风,“抽鞭子”“打板子”带不来真正的干事创业活力,而是要把干部良好工作作风真正树立起来,把良好工作导向建立起来。考核不是考痕迹,督查不是揪问题,应该考成绩、督效率,只有少点主义、多点实干,基层才能真正放心托胆、激昂青云。
要着力破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部分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自身修养不到位的领导干部,在落实工作时习惯于用形式主义打任务量“折扣”,或用形式主义补工作漏洞,看起来工作任务完成得不错,实则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欲益反损。要切实避免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成为主流,就要着力破除“人为因素”导致的形式主义。一方面要拔除潜藏在领导干部群体内的“政治毒瘤”,打灭搞团团伙伙、欺上瞒下,不讲求实干、反吹捧关系的“坏分子”“投机商”;另一方面要肃清萦绕在领导干部群体内的不正风气,自上而下呈现出良好的政治生态,使两者互融互通,同条共贯。因而唯有干部队伍干净了,形式主义才会消散,基层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干出成效。(文/谢静)
供稿: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