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丁梦:“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浏览:102057 次 发布时间:2024-03-11 16:47

摘要:本文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今年全国两会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面临的新问题,探讨了在此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笔者认为,应通过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建设步伐。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也强调了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协调和发展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

引言

今年正在召开的“两会”,人大代表们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面临的新问题,不仅强调了高等教育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指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院校的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知识创新的摇篮,另一方面则作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如何有效协调和发展公办与民办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这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理应承担的历史性使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文化和知识传播的前沿,承载着推动知识创新和文化互鉴的重要使命。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显得尤为关键,亟需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机遇与挑战。该倡议不仅加强了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互通开辟了新路径。

以陕西省为例,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正逐步实现国际化。陕西的民办高校通过与沿线国家的高校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实现课程、教材、师资和科研项目的互联互通。这些机构通过引进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育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多样化的学习选择。

目前,陕西已成为中亚国家学生首选出国留学目的地之一,累计吸引超10万名外国学生来陕留学。依托西安交通台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建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等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同时,利用国家赋予陕西自贸试验区的独特定位,积极探索“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深化了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

(二)高等教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公办与民办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都在努力适应这一趋势,但以不同的方式和重点进行调整和创新。

公办高校以其稳定的资金来源、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深厚的教育资源为基础,致力于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然而,相比之下,民办高校由于其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更容易引入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快速响应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特别是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以陕西省为例,民办高校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建立行业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开展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提供了与全球化紧密联系的教育体验。同时,这些机构还重视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使其成为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三)加强高等教育之间的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强高等教育之间的国际合作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院校而言,国际合作的方式和侧重点存在差异,但共同目标是提高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公办高校通常依托政府资源,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更多,涵盖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师生互访等多个领域。这些机构在国际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了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升。而民办高校,尽管在资源和影响力上可能不及公办高校,但其灵活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使得其在国际合作上更加主动和创新。通过建立国际合作网络、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国际学术项目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教育体系。

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的高校,都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通过与外国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海外交换、双学位等国际化学习机会,同时引入外籍教师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机构自身的国际声誉,也为学生的全球竞争力培养做出了贡献。

二、“一带一路”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监督与评估机制不足

民办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联互通。然而,这些合作项目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合作效果难以评估,甚至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具体来说,一些民办高校在开展国际合作时,可能过于注重合作的规模和速度,而忽视了合作的质量和深度。由于缺乏明确的评估标准和长期跟踪机制,这些合作项目的实际教育成效难以衡量,也难以持续改进和优化。此外,监督不足还可能导致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偏离初衷,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和社会效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国际合作项目能够高效运行,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够

首先,民办高校在资金、资源与师资方面通常不如公办高校充足,这直接限制了它们在科研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投入与发展。缺乏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高水平的研究团队,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创新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民办高校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尚未完全形成。一些机构可能更注重即时的经济效益,而不是长远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积累。这种短视的发展策略不利于创新文化的培养,也影响了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科研条件方面可能存在劣势,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深度。

其次,部分民办高校可能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这种短视行为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波动,影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民办高校在国际合作和交流方面仍有待加强。与国际一流教育机构的合作不仅可以引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更新,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三、高等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对策建议

(一)构建沿线高校联盟机制体制

我国西部地区位于国家的边疆地区,这对当地高等教育院校融入“一带一路”有着天然的优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陕西省高等教育资源得天独厚,有着独一无二的科教优势和文化优势。

陕西省的各个高校先后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等,全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达到46个,接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学生和公派出国学生人数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作为西部地区首个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中俄人文交流机制重点项目;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西部地区首个高职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俄交通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阿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阿拉伯语专业。

(二)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公办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包括强化与基础研究的对接,为本地的创新基地和领先科研团队提供必要支持,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以提升原创性创新的实力。

公办高校需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整合校内外的科技资源,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此外,应加速与国家实验室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合作,利用共性技术平台和试验验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

(三)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

公办与民办高校中全方位培养和利用人才,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推进高水平人才集聚区的建设,并优化人才在区域内的分布和发展,从而加速国家战略人才队伍的建设,在科技创新和教育领域培育更多的杰出人物。

特别是在民办高校中,需要加强对杰出科技先锋和创新团队的培育,完善顶尖创新人才的识别和培养机制。建设专门的平台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重点培养卓越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才,同时特别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支持。积极推动国际交流是另一项关键措施,旨在增强人才队伍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创新、能力和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确保人才评价的公正性和激励性,同时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优化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带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官方统计,到2019年截止,来华留学教育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留学目的国,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超过30万人,占比接近65%。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多达2342个。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要面向国际市场,语言、习俗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也需要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面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与教学,从而培养国内国际都能适应未来科技和智能化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芳. 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21, 42(2): 75-83.

[2] 李明.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2, (7): 46-50.

[3] 张洁.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与中国应对策略[J]. 中国高等教育, 2023, (6): 22-26.

[4] 刘波.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等教育开放战略研究[J]. 教育探索, 2022, (1): 45-49.

[5] 陈林.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分析[J]. 高教探索, 2023, 11(3): 58-63.

(作者系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诒女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在读博士)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丁梦:“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