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相互交织,原有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日趋重要。尤其是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井喷发展,仅凭一个街道或者几个社区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多场景管理与群体需求。为此,应从健全机制、升级服务和激发自治活力着手,协同城市领域中不同群体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关系,打破职位、职能、职权“三重”禁锢,做到思想认识、管理服务、合作共赢“三个转变”。
从“下基层”向“上一线”转变。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不可置否,基层工作法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制度建设、一种实践需求,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深厚的为民情怀。但从历史看,“下基层”一般都有一定时限,容易形成“过客”思想;从感官看,一旦“下”的时间超出预期,干部往往会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可能对组织产生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所以,要率先引导干部走出思想误区,让其认识到“下基层”的本质是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勇做攻坚克难的“破冰者”。要坚持转变思想,把理论武装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将“要我干事”变为“我要干事”,把一定能、一定行、一定成植入大脑。要坚持能力过硬,摒弃“工作分好坏、干事论大小”的思维,到最艰苦的地方、最吃劲的岗位,接最烫的“山芋”、啃最硬的“骨头”,在摸爬滚打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坚持树立导向,注重在一线识别党员干部,把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工作上拉满弓、铆足劲,当主力、争先锋,实绩突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党员干部重用起来、得到实惠。
从“吹哨子”向“挑担子”转变。从实践来看,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曾长期存在“两重两轻”现象,即重经济发展、轻社会管理,重规则管控、轻服务协调,更多时候扮演着“裁判员”“吹哨人”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基层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各地基层治理在探索创新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归根结底都是落实到服务群众上。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抓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小区党组织“双报到”,引导基层干部走到群众中间,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兼任楼栋长,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在职党员成为“全天候”模范。要构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把“党建+”邻里中心作为投放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的主渠道,协调市县职能部门下沉公共服务资源,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办事,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问题在网格解决”。要注重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把智慧城市的资源运用到城市党建中来,探索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推广“一站式”“一门式”服务,推行干部下沉集中办公、一站式办理、一次性办结,既让城市治理更接地气、更有抓手,又让群众在浓浓的人间烟火味、满满的街巷市井气中触摸到幸福的底色。
从“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关键是坚持“全周期、大党建、大治理”理念,强化党建整合共享,实现资源有效链接、党建效果叠加。要健全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机制,持续建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优化提升党群服务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全面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最后一米”。要健全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治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益信息宣传、特殊人群照顾、就业服务以及其他各种援助等活动,发挥居民委员会下设的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作用,尝试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更多公共服务交给社会资本承担,在社会资本提供更专业公共服务的同时,给予其更多的机会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和服务。要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实行“三务公开”制度,制定党务、社区事务、财务公开指导目录,定期对社区“三务公开”进行抽查,让群众关注社区党组织建设、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得到全面提升。(文/刘涛)
供稿: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委组织部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