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总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要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事关完全准备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事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育人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铸魂育人的重要任务,事关全局、大局和根本。我们必须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完全准备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高度,立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深刻认识和领会人才培育中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和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丰富内涵以及实践的要求,全面落实和坚守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历史担当和时代重托,始终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特别是中小学,要充分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着重培育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不断深化各族师生对“五个认同”,把学校建设成民族团结的坚固堡垒,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二是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必然要求。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必须紧扣“凝聚人心”,坚持以政治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同时,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载体形式,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三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与塑造则是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有丝毫含糊,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育引领各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增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努力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性、全局性要求,学校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持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要加强党建引领,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基础。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小学具体实践当中,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要切实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持续推进“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推动党组织决策决议有效执行。二是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抓牢扎实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能力提升。要统筹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书记、校长选拔配备基本标准,注重选拔一批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党组织书记,推动学校党组织与学校法人单位、内设机构、教育教学岗位相匹配,深入推进学校书记校长“交叉任职”机制,对于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分设的学校,校长兼任党组织副书记。行政领导班子是党员的选入支委班子,将支委班子成员任命为行政班子成员,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三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德育和学校思政工作深入融合。要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安全稳定、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德育和思政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索,细化学校党建、德育、教务教研、后勤等部门抓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任务,推动建立党组织、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抓实抓牢学校思政工作,推动“双培养”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建+”工作格局。特别是要推动党建工作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共同服务于培养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小学生。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党的二十大强调,培育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统一认同感,强化多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战略目标。要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就是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校各项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2023年,《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同年9月11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在云南昆明召开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就切实抓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各项重点任务作出部署。2024年1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决定》。学校层面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指导方案的学习贯彻和落实,结合中小学不同学段教育内容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建设等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合理设计,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探索可学习借鉴的模式,带动中小学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不断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成效。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小学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因素。二是要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注重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把系统掌握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的政治标准,落实“四个特别”(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和“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要着力做好培训工作,特别是强化民族地区教师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素养。要加强政策倾斜和精准支持,加大教师资源的支持力度,为民族地区提供更多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合格教师与优秀教师。四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党建工作、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动力。要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切实执行薪酬待遇、职称评聘等各项政策,让人民教师更有幸福感、获得感,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四,加强形式创新,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动意识。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学校要协调统筹各方,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一是学校要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网络平台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的具体要求,全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体架构,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改革创新,优化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推动课程思政,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课程或精品课程;二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文化育人,结合“三进两联一交友”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不断深化民族团结创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三全育人 ”的过程之中。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社交媒体等,拓宽党建工作渠道,提高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要注重党建工作与学生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确保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实际效果。四是要强化家校合作。家庭是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地,家校合作对于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党组织要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同时,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共同参与学校党建工作的决策和管理。五是要注重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党组织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注重将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在中小学党建工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结合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家校合作和实践教育等方面,为培养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小学生贡献力量。(作者:周柱成、潘亚茹、熊焕梅、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