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本论》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郭大力同志身上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值得后人学习,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求学、迎难、纯粹的精神内涵有着鲜明的当代价值,值得每一个年轻干部下大力去研究学习、化为己用。
以学修身,涵养“读书须尽苦功夫”的自觉。在新创立的大夏大学哲学系求学期间,物质条件十分艰苦,“湫隘简陋,几无以蔽风雨,贷资而食,含辛茹苦,几无以继朝夕。”郭大力却乐在其中,对学习从未松懈,广泛涉略社会科学著作,这也为他后来翻译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年轻干部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有“夯基础”的自觉,多读书、勤学习,在持续的学习中涵养正气、淬炼思想。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开卷有益”理念,把读书作为一种健康有益的的生活方式,结合自身实际做好阅读计划,在书本学习中完善自身知识理论体系,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中涵育素养,陶冶情操,修养心性。要克服本领恐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广泛涉略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知识,在“理”上更明白,在“知”上更清醒。
踏平坎坷,保持“奋楫逐浪勇向前”的胆气。纵观郭大力同志的翻译生涯,不可不谓“命运多舛”。《资本论》第一卷译稿被毁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炮火中,“文革”期间更是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河南农村,身体也因此受到严重摧残,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按照法文本和英文本坚持《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校译工作。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是治愈苦难、击败挫折的良药。年轻干部成长的过程就像小苗长成大树一样,必须经历风雨、风霜的砥砺,学会在逆境中昂扬奋进、迎难而上。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认清矛盾是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将挫折看成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重要机遇,把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涵养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品质。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本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使命感、责任感,把勇毅铆在心上,闯关夺隘、克难破坚,在念真经、动真格中破解难题、创造业绩。
保持本真,坚守“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初心。郭大力同志终生节俭,甘于艰苦朴素生活,更是先后两次将节省下来的工资与稿费共七万元,上缴组织作为党费,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很大一笔钱。求本真,而少欲念,是一种宝贵纯粹的人生境界。年轻干部初入社会,正是学习锻炼、干事创业的好时候,更需坚守初心、廉洁自律,系好第一粒扣子。要自重,把握好生活情趣的“方向盘”,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在阅读、运动、旅游等有益活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丰富精神世界、陶冶道德情操。要自警,保持拒腐防变的清醒头脑、警惕之心,自觉对“亲戚圈”“朋友圈”清理杀毒,守住纪律底线,把握好交往界限。要自省,主动接受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如实全面报告个人重要事项,恪守相关纪律要求,让党和人民放心。(文/王艳玲)
供稿:江西省赣州市国家保密局
责编:王俞航
审核:陈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