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西安分公司党委聚焦“五个维度”创建党建品牌集群,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同公司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做到党务与行政互融互促,进一步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稳健发展的良好局面。
1.聚焦打造融合发展品牌
迈出“新步伐”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系列重要论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公司“三个转变”全过程,制定“一二三四发展方略”,树立一个“高质量发展”理念,建立“党员立功行动”“布谷鸟心灵驿站”两个品牌,提升“经营、生产、管理”三个能力,夯实“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风险管控、企业文化”四个基础。为推进公司专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路线图”和“工期表”。
二是强化政治引领。落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出台“三重一大”决策、党委会议事规则、“五必上”决策、“第一议题”等制度,明确党委会职责界面,召开党委会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决策重大问题,部署纪检、意识形态和保密工作,制定三重一大重大决策事项清单,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用党建促进经营管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锚定重要任务。以“能力提升强化年”为抓手,开展“六个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六个强化推动品质发展”企业管理深化提升行动主题活动,突出公司党委在大商务管理、“四位一体”工作、品牌建设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专业化公司在经营管理、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将原有7个区域经营部与4个专业化分公司、1个项目群管理公司融合优化为5个经营生产一体化融合机构,形成以公司本部经营开发部为中心,陕西、西北、西南、华东、华北等区域经营中心、专业化公司联动的“网络经营”格局,落实区域经营生产一体化部署,提出“人车费域责”五字方针,明确区域经营生产范围和目标导向。组建信号和接触网专业作业队班组,探索自建型和自控型管理模式,明晰作业队班组责权利关系和工作规范,争做集团公司排头兵。
2.聚焦打造文化铸魂品牌
展示“新风貌”
一是孕育“和融”文化。传承和发扬“开路先锋”文化,丰富和延伸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合创”文化,孕育出以“人和事顺 心神互融”为核心的“和融”文化,凝炼出“挺身而出的信心、勇往直前的雄心、迎难而上的决心、敢于胜利的初心”的“四心”工作精神、“一种争先的意识、一种用心的态度、一种实干的行动、一种奉献的情怀”的“四一”工作理念。开展“和融”文化征文、书画、摄影、演讲赛等,丰润员工心灵,营造和谐和睦、融合融入的氛围;举办“以和融 致安全”演讲比赛丰富“和融”文化安全功能。荣获中国文化管理协会2023年“新时代党建+企业文化先进单位”,“2021年度新时代企业文化实践创新优秀成果”,《和融》期刊荣获2023年最美传播之声银奖。
二是擦亮工会名片。以“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为理念,创建“布谷鸟心灵驿站”工会品牌,实施“3+3”心理咨询工作运行模式,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在呼市地铁、成都地铁、玉磨铁路、西十铁路、西延铁路、川藏铁路等基层项目部建立7个“布谷鸟心灵驿站”,现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人,健康委员6名,其中2名健康委员督导。举办心理团辅讲座、开展EAP团辅共计6次,服务员工600余人次;开展线上线下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8人计10次,缓解员工情绪和压力。2023年,“布谷鸟心灵驿站”2.0升级版在成都地铁17号线“挂牌营业”,以全新的软硬件设施,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普惠项目员工。实施星级“幸福之家”创建方案,投入64万元开展工地“四季送”活动,慰问员工2800人次。“布谷鸟心灵驿站”工会品牌获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协会“新时代企业健康文化先进单位”,成都项目部获股份公司“五星级幸福之家”。
三是深耕“青”字招牌。以“立足企业、面向职工、服务社会”为宗旨,强化“青”字品牌建设,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冬日暖阳”为农民工订购返乡车票、“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植树造林”“爱心助考、服务高考”等活动,援助宝成铁路王家沱段抗洪抢险,投入40万元为内蒙古武川县西乌兰不良镇圪妥村修路,参与成都温江区植树活动,连续7年在西安市高考考点提供爱心助考服务。荣获中国中铁“五四红旗团委”“中国中铁青年文明号”;中成铁路“抗洪抢险优秀援助单位”“情系人民办实事 修建道路助脱贫”等称号和6面旌旗,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称赞。
3.聚焦打造人才兴
企品牌焕发“新活力”
一是创新培养机制。实施“青苗计划”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青年人才源头、跟踪、全程培养体系。涵盖“365笔记”“年度小目标”“导师带徒”、岗位“微挂职”、校企定向培养等五项主内容,“劳模创新工作室”“布谷鸟心理关爱”“和融”文化等三项润心工程,从“养、育、培、壮、助、留、励”等七个方面规划,为入职十年来的大学生“量身定制”周期性“成长方案”。159名高校毕业生中有6人提拔为中层干部,14人进入管理岗位,18人成为项目领导班子成员,39人担任部门、作业队负责人,82人从事管理岗位,初步建立起公司人才方阵。
二是打通培养渠道。出台《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干部公开管理招聘办法》《关于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方案》等7个管理办法,注重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开展青年员工推优工作,根据岗位和专业特点,制定不同培训内容,提高主体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核心人才队伍。5名青年员工分别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湖北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彰显劳模精神和榜样力量,带动身边员工创佳绩。
三是架起成长高速路。从思想道德、知识文化、专业技术和现代心理四个方面提升青年员工综合素质,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岗位成长观念,把个人发展融入公司发展,争当“知识有厚度、思想有深度、胸怀有宽度、行动有力度”的“四有”员工。举办培训班、建立“向阳之路”e通群和邮箱、自我才艺展示演播、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搭建集中培训、业务交流和岗位成才平台;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劳动竞赛活动,在实践中开智力、挖潜力、培能力,实现“青苗计划”、“向阳工程”培养方案全覆盖各层次青年员工。去年以来,开展青年员工自我才艺展示演播20期,7名青年员工优秀自培方案获奖作品,激活了公司人才培养的一池春水。
4.聚焦打造风险防控品牌
培育“新环境”
一是政治监督,构建优质政治环境。制定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大监督工作格局、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办法等9项制度,构建大监督格局,建立党内监督、行政督办、审计监督等联动协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推动专项监督,融合再监督,围绕人工成本控制、劳务分包、物资机械设备管理等关键节点,开展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把问题整改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勤俭办企业十不准”和中国中铁“禁酒令”,整治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二是贯通联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制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成立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部署8大项、16条重点工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邀请陕西省纪委专家解读《中国中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确保党员干部学透学到位,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创建“春雨普法行动”法商融合党建品牌,建立法商数据库、法商知识长廊、法商知识华山论剑等,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商意识,推动公司依法合规管理,规避法律风险。
三是统筹规划,强化亏损项目治理。以成本管控和开源增效为抓手,完善成本管理监控及经营运行预警机制,健全项目治理体系、强化项目减支创效、明确二次经营目标,提升亏损项目风险管控能力和效益水平,改善企业经营质量。开展亏损项目治理专项行动,对重大项目亏损、过程亏损和四电项目利率低于10%的项目进行专项治理。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人机物料法环等管控问题,分析责任成本构成因子,提升创效赢利能力。
5.聚焦打造固本强基品牌
提升“新效能”
一是强基提能,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一切党建工作到支部”,实施“一二六六”党建工作规划,开展“党员立功行动”党建品牌二期基层党建“创星争优”活动,按照“五个规范(组织设置、阵地建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治理机制)”建设,实施星级示范党支部创建工作。制定大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流程及措施,推动基层党建有具体任务、有工作标准、有流程解析。严格 “三会一课”、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效化。严格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通过月反馈、季通报、年考核、末位约谈等方式,督促党支部书记耕好党建“责任田”,发挥基层党建动力引擎作用。
二是建强队伍,筑牢战斗堡垒。聚焦企业发展堵点、项目建设难点、生产经营痛点、科技创新盲点、提质增效淤点等问题,围绕提升经营、生产、管理“三种能力”,实施基层书记“头雁”计划、党务干部“星火”计划、党员队伍“活力”计划、人才培养“青苗”计划,举办党务工作技能培训班、支部工作经验交流等,加强政治理论、党建业务、项目管理、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等的学习培训,促进党务人员掌握党务基本技能、工作程序和要求,解决业务上的短板差距。建设政治意识强、组织能力强、发展本领强、作风纪律强的“四强”型基层组织书记队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纪律的“四有”党员员工队伍,夯实企业发展“四个基础”。
三是把脉问诊,破解发展难题。建立调查研究制度,落实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安全生产、“一带一路”建设等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单位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领导班子走进职工群众、基层一线,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难堵点和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去年以来,7个调研组深入10余个基层项目,围绕经营生产、项目管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等实地调研2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9篇。把问题整改贯穿“第一议题”始终,上下联动“改”,每季度采取调研检查、信访受理、职能部门监督检查等,排查企业发展、职工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实施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制定专项整治方案5项,提出问题、整改建议17条。(严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