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教育发展

浏览:72570 次 发布时间:2024-11-04 14:48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人才支撑、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见行动、有作为、作贡献。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教育系统变革。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质态的生产力,它将对教育系统产生综合性重构和颠覆性影响。首先,新质生产力会促进教育理念的革新。数字技术以知识传承和技能培养为导向的传统教育理念不断向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理念转变。其次,新质生产力会引发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对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智能型人才和生态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最后,新质生产力会引发教育内容的重组。在技术强势时代,面对以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对传统教育内容的“降维打击”,数字意识、数据素养、计算思维、协作创新等将构成教育内容的新主体。

高等教育助力创新驱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主体地位,其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此,高等教育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要素的中心枢纽,完善的科研创新平台有助于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系源头。在新知识观背景下,面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挑战,教育将更重视“提出问题的能力、分辨信息质量的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生产能力或者参与知识生产过程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对海量知识进行提纯加工、多维链接、结构重组,创新理念和创新知识就会涌现出来,进而扩展对劳动对象、劳动材料的新认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强大的正反馈循环,不断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但在赋能高等教育新质人才培养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如,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亟待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升级、供需匹配的优化以及国际链接的畅通。

把牢新质生产力政治方向。要准确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的人才形势及挑战,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战略格局,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要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求欲,打牢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基础。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的主阵地,理应着眼世界科技前沿优化高等教育设置,分类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科边界,能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为培养具有跨界创新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启智赋能。

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在赋能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组织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将会产生重大作用。要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要加强专业课程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要建设创新实践平台。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实验室等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要培养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下功夫,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领导力等,使其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

强化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高校在壮大科技型企业、增强产业韧性方面的技术优势,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分工明确、协同高效、运转协调的“大团队”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紧紧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以“双中心”建设为契机,组建高水平研究平台,参与国家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精准对接产业和区域发展现实需求,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巩固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成效,加快推动科学研究向新质生产力、现实生产力转化,让更多创新链的“好技术”变成产业链的“新应用”,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提质同向同行。(作者:河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金帅)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等教育发展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