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与当代价值探究

浏览:72218 次 发布时间:2024-11-05 16:10

一、引言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绵延发展,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光辉,照亮着中华各族人民前进的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凸显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党和国家也愈发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并为了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作出了诸多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措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同时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也表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大意义。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被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写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之中,《决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式”。《决定》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为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中的重要性提到了新的高度。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深入研究其形成理路,价值内涵以及当代价值,是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意。同时开辟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形成理路

(一)前提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指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社会都面临着生产与发展的同一性问题,生产生活方式是相统一的。这决定了人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会超越时代、文明和种族的限制,因而具有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推崇,最终扎根大地,繁荣发展,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这背后蕴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的价值理念。例如墨家思想“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强调人的自由,马克思主义大共同理想的核心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相互统一。再如中庸之道与唯物辩证法、知行合一和实践观、人文观与人的本质、民本思想与群众史观。众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这种契合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却能够经久不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这种开放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它会在保持其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实际需要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还体现在理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其广度和深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在百年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他国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在不断回答时代课题中为自己开辟了继续前进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迅速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成为了指导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指导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相互融通的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能顺利相结合,必然要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归宿的相通性经由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实践化合’与品质再造,成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思想内涵和理论表达。”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保持其原有理论基础上吸收借鉴了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内涵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并历久弥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正是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相互融通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的产物。新文化不会凭空产生,新文化是基于实践和对传统文化在既定条件下的继承而产生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社会性质决定社会文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第二,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并对其具有反作用;第三,文化发展具有传承性,文化的发展并不与政治、经济发展完全同步。因此,在对待传统文化上,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实践”和“辩证”的观点,始终以“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要通过“批判”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观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保障了论述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重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上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之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不应割断历史,而要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发扬光大”。邓小平也指出:“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都重视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治国理政的思想中,历代领导人的思想精髓也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科学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愈发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继承发扬到再弘扬的历史性转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思想均包含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三)现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社会发展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思想的沉淀,我们国家制度的建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和完善,除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外,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了众多思想精华。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汉唐盛世,再到宋元明清的分分合合,历史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完善和沉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传统方式中孕育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滋养。以人为本、为政以德、民贵君轻、自强不息等众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相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的价值观念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共同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现实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和治理的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源和营养剂,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将失去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探究、继承和弘扬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渐走向世界中央,世界目光聚焦中国。“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的世界主导地位持续走弱,国家格局呈现出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对于中国来说,这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严峻现实挑战,中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就必须全方位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从国际局势出发,综合考量中国的现实情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贯穿在历代领导人的治国理政的理念之中,成为了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个人、社会和国家多角度展开论述,从而破除了历史虚无主义,让我们重新审视并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抽象笼统的文化概念具体化,为我们解读了哪些能够继承、哪些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弘扬,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重点论述了如何将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让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论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人价值

文化对人具有塑造作用,在一个人的思想层次、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体价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元素,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益处。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众多与道德相关的内容,如“崇仁爱、重民本、守信用、求大同、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这些内容对个人道德的塑造具有永恒的价值。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体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多方面具有高度契合并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培植,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念信仰就容易深沉而执着。”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深深地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深厚精神沃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大思想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源泉。近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思想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追寻精神价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纵观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超越内涵,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本精神底蕴,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价值观,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和民族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各民族共同维系的精神纽带。在苦难辉光的过去历史中和日新月异的当下发展中都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以史为鉴,在光明宏大的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将成为中华民族取得更大成就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和民族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延续和发展;形成了多民族大统一的国家;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形成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在苦难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外来侵略;在和平年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社会团结和关系平衡的重要力量。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是炎黄子孙,都是炎黄血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上,需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感,用共同的文化来促进两岸同胞的精神共鸣,通过文化统一来实现两岸的统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与沉淀下,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深深融入当代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之中,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内容的挖掘和创造性转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精华都做了重要提炼和指示,这些精髓内容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董仲舒、韩非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众多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一直到今天仍然闪现着光芒,助推着社会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思想理念和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在数千年的发展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之中,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心底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华各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在于思想理念与价值体系的独特性,这种文化的差异与独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无法复刻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种独特的理念和思想价值体系,正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势所在。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无论是封建帝制时期,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百年历程里,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经验的汲取和运用。强调要从历史中寻找今天遇到的事情的影子,以历史为借鉴,寻找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办法。治国理政经验尤为突出于法治体系的建设,中国的法治体系很大部分的内容即是沿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治国理政离不开法治,中国历史很早就已具备完善的法治体系,这些完备的法治体系一方面奠定了中国的法治文明,也为我国法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内涵。在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始终是贯穿始终的从未间断的一条主线,在任何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重视道德的建设。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在道德方面也留下了众多的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道德相关的主要体现在三部分。第一,传统美德。“要不断体会和弘扬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提供重要的启示。”传统美德涵盖的范围广,包括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息息相关。第二,家庭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美德主要体现在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夫妻和睦、团结邻里等多方面。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如在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里也提到了家风建设的内容。第三,个人修养。古人云,君子要知善恶明是非。上至天子,下至黎明,修身齐家要放在首位。中国人历来强调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强调一念收敛,则万善同来。今天我们说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部分,对于今天的中华各族人民修德立身而言始终是最好的营养剂。

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历代中华民族都重视团结,强调大一统。和平是深深根植于中华各族人民内心的基因。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无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强调和谐的理念,反对暴力压迫和征服。在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可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理念,时至今日,对我国处理复杂的外交关系,应对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和”的观念在中华民族中代代相传,塑造了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在世界飞速发展期,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侵略和殖民掠夺,中国也从未挑起侵略压迫的非正义战争。在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央的当下,在国际关系上,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世界和平,主动担任战乱地区的和平使者。尊重每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这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基因而定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理论反作用于实践,任何理论的运用都需要结合特定的历史实际,文化也不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千百年来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下。文化的传承需要结合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不同时代人的主观选择。当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时代背景千差万别,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当今时代的制高点上,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和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以时代的敏感和文明的担当,用发展的战略眼光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新时代继承传承下去,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刻阐释了文化发展的内生规律,同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契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同时也要结合中华民族和当代中国的国情,有选择地继承、转化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当代价值相契合的部分,结合实际进行扩充和完善,赋予其新的当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仍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眼光,吸取当代世界文化中的积极部分,以此扩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底蕴。总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之中,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理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背后彰显的,是中华民族深深的文化自信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蕴

(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侵略时有发生,面对世界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夯实,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次的追求和坚守,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化自信与否与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冲击中华文明,导致国人失去了信心,国家支离破碎。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代领导人带领中华民族重塑文化自信的道路,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我国作为世界东方的大文明古国,社会主义大国,坚定文化自信是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传承,是镌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烙印。直接关系我们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骨气”和“底气”中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的当代特色。在说明文化自信的根基时,常常引用连绵不绝的历史事实,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为中华文化铸造新的辉煌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实际逐步相结合,并不断焕发生机,充满新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久弥新中日益丰富,并最终转化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二)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除了军事、科技和经济的硬实力竞争外,还包括文化的软实力之间的竞争。国家、民族和政党是往往基于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意识形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能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实现现代化,中国近代制度成就的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智慧先导和价值启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在全会中,文化制度建设被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制度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体系不断完善,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文化设施不断建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在政策引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语境下与时俱进,最终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文化入侵时,能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夯实好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曾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近代战火的洗礼中,中华文明始终秉持“和文化”,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在战火后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通过武装斗争反抗西方列强的压迫,最终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独霸天下的世界格局。此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下,中国创造性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世界和平发展,为世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平发展机遇和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强国的建设,通过大量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系统地阐释了文化在中国、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启动。

当今世界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竞争和交锋更加激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包容性和时代价值。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加强文化交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像“孔子学院”“文化节”“电影节”“戏曲节”“武术节”等众多的中华文化传播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升。在国际关系上,当今世界局部动乱仍然存在,世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未完全消除。中国推崇“和文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世界和平,在全世界作出中华民族绝不主动侵略他人的庄严承诺。在面对复杂的国际交往时,中华民族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这些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文化和思想,帮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话语权,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方案”成为治理全球的一味良方。

五、结语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性变革和创造性转化,是实现旧文化向新文化的飞跃。”近代中国,经历了民族的沦落、奋斗与重新崛起的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危亡之际始终给予各了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文化强国日益建成,中国梦逐渐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未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也必将蒸蒸日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民族之魂。

本研究系中共楚雄州委党校2024年立项课题,立项课题编号:2024CXDXXT23

文章作者:

    王志强 中共南华县委党校助理讲师

    许鸿英 中共南华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胡明   中共南华县委党校讲师

    赵兴誉 中共南华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与当代价值探究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