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三条道路”,指明为民服务时代新方向

浏览:69013 次 发布时间:2025-02-07 12:00

六百多年前,诗人于谦不畏艰苦,志存开济,在《咏煤炭》中抒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苍生”的概念及至今日,指领导干部要心系民众,以人为本,通民心,聚民心。“辛苦”意味着干事创业不会一帆风顺,要不畏艰辛、苦干实干。新时代,为民服务要与时俱进,用新方法、新理念才能给一方百姓带来新世界。

为民服务的这条路,心路是根本、是方向,辛路是过程、是途径,新路是结果、是目的。三个“xin”,同音不同义,但却彼此依托,依次发展,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推动社会进步。

奔向心路,要以民心所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聚集民心,为民服务。焦裕禄带领群众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李保国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为民造福……他们心中装着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人民的心里系着他们。通向民心,不能只关注群众的物质生活,还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当下,一些群众还存在“等靠要”的观念,于是,有的干部身体力行,带着群众干;有的干部着力打造“文明实践品牌”建设活动,丰富百姓精神生活……奔向心路,是干群间的一场双向奔赴。

走在辛路,要不畏艰辛、勇于担责、苦干实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过去,有河南林县领导干部带领当地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红旗渠;现在,有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生命渠”,解决群众用水问题……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领导干部要敢于向最难处攻坚,持之以恒打“硬仗”啃“硬骨”,解决群众的真问题;另一方面,要始终心怀理想信念,充满斗志向最难处攻坚。走在辛路,是一场对身心的淬炼。

通往新路,要用新方法、新理念为一方群众换来新动力、新未来。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新发展格局,贯彻执行好新发展理念。例如生态文明已愈发重要,谁能把握落实好,谁就能发展好。于是,有的乡村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特色农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有的城市腾笼换鸟,稳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业,为城市注入新动能。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通往新路,是一场对创新的生动实践。

“天下大同”一直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这条路布满荆棘。但只要重民心,不畏艰辛,勇于创新,则前路必然充满光明。

(中共扶余市委组织部 马丁烨)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三条道路”,指明为民服务时代新方向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