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财政局 陈志光
“忠孝仁义礼智信”,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人人孝家睦邻祥,家家孝国泰民康。
何为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继承老,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如果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那么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跟养花养草有何区别。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老者有所养,贤者有忠、孝是华夏五千年古国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和传统美德。国祚命脉,荦荦大端,世代相传,绵延不已。它充实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塑造和完善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德。
孝文化不仅对中国社会有深刻影响,就是对于全人类也应该值得借鉴和吸取。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向世界大声疾呼:“中国文化若不能取代西方而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就是可悲的。”那么如何营造“孝行天下、天下行孝”的文化氛围呢?
要大力宣传孝文化。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当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可通过举办孝文化研讨会,编辑孝文化资料,利用网络开辟孝文化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孝文化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让每名公民都成为对父母尽孝、对单位有益、对国家有用的人。要评选表彰孝子典型。利用孝子典型,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树立赡养老人是弘扬传统美德的观念。定期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这些敬老典型,是开展教育的生动教材;要抓好孝德教育。古代的启蒙书籍中就无处不谈孝的内容,从《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到《千字文》中的“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到《弟子规》中开篇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再到《幼学琼林》中的“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以孝文化教育教材为载体,将孝文化教育列入经常性特色教育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孝文化,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自我做起。目前,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要从自身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有一首《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曾在春晚上感动过全国人民。不管身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要利用一切时间,在家多陪陪家人,哪怕是给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搓搓背、揉揉肩,老人也会乐在心里笑开颜。对社会老人,更要热心关爱,为他们多做好事,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相信,只要以孝治家就能幸福万家,只要以孝治家就能遍地开花。只要人人都敬老爱老助老,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编辑:艾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