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评论观点

善用群众语言,走好群众路线

浏览:68160 次 发布时间:2025-04-07 14:26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新时代背景下,践行群众路线、善用群众语言,不仅是履职尽责的基本功,更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制胜法宝。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修课。唯有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门,才能摸清群众急难愁盼,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服务举措更暖人心。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年轻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用“方言土话”讲解产业政策,手把手教技术,最终实现“山沟里飞出金凤凰”。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驻村干部采用“土味标语”“田间课堂”的方式,把晦涩的农业技术和致富理念转变为贴近生活的指导,铺就了农民增收的“金色大道”。

群众语言不是简单的“大白话”,而是带着烟火气的“连心锁”。年轻干部若满口官腔套话,群众只会敬而远之;若能说家常话、聊身边事,便能迅速打开心扉。如推广农业技术时,说“按时浇水施肥”比“优化灌溉施肥周期”更易被接受;解释医保政策时,“看病少花钱”比“降低就医自付比例”更直击人心。群众语言能消除隔阂、凝聚共识,让政策落地从文件上走到心坎里。

当前,部分年轻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时仍存在短板。“纸上谈兵”型的干部,热衷坐办公室拍脑袋,调研走马观花,政策与需求两张皮;“曲高和寡”型的干部,讲话文绉绉,满口术语和数据,群众听得云里雾里;“蜻蜓点水”型的干部,下基层打卡作秀,解决问题浮于表面,群众信任感流失。这些问题不仅降低工作效率,更可能损害党群关系的根基。

年轻干部要在“泥土味”中练就真本领,需主动沉下去、融进去,做脚下沾泥,倾听民声的干部,参与春耕秋收、基层治理,在共同劳动中捕捉原生态需求;建立民情日记,记录群众吐槽与建议,让调研有温度、有深度。做嘴上带情,换位表达的干部,多学方言谚语,用百姓视角解读政策;开会少念稿子,多问“您觉得这事咋办?”。做心中装秤,务实整改的干部,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定期复盘工作成效;对复杂问题一竿子插到底,杜绝“半截子工程”。

新时代呼唤“泥土里长出来”的干部。年轻干部要珍惜基层舞台,将群众语言作为“金钥匙”,把群众路线走成“连心路”。唯有如此,才能在解决小问题中成就大事业,于躬身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弥渡县红岩镇党委基层党建办主任  张如芝)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善用群众语言,走好群众路线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