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从小就听到百姓口中讲着这样一句话。老百姓希望自己的“父母官”为民办事、心中有民,而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则要胸怀“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要从会看、会听、会干、会想“四会”着手,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考虑,把解决群众的疾苦作为第一职责,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
带着眼睛“会看”。“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要主动贴近群众,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要带着眼睛走到群众当中去,了解群众的吃穿用度、衣食住行,吃的是什么、吃得饱不饱;穿的是什么、穿得暖不暖;用的是什么、用得够不够。从这些生活的小细节,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日常,关注群众的发展,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带着耳朵“会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要以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求教,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真诚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要主动同群众交流,带着耳朵真诚地和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唠唠嗑、拉拉家常,带着真情实感与群众沟通交流,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在同群众交流的过程中,倾听群众的发展愿望、民生疾苦、所需所求,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练就服务群众的真本领。
带着双手“会干”。“喊破嗓子,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要真正沉下去接地气,“一竿子插到底”,力戒“镀金”和“过客”心理。放下架子,走到基层第一线,用双手握紧群众的“锄头把子”,真正融入基层群众,识农情、说农话、干农活,帮助群众耕耘“丰收田”,收获“希望果”,把自己的身影留在田间地脚、把自己的汗水挥散在基层的土地上,多些“脚踏实地”的感受,在实干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在基层燃烧激情,施展才华。
带着脑袋“会想”。“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要主动替群众谋划,要认真思考同群众一起规划发展、谋划未来。听取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多思考如何更好、更快地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地结合自己的岗位实际和专业所学,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规划发展好乡村的未来。要在困难重任面前当仁不让,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担当挑起重担,在为民服务中蓄足人气,用实际行动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地方的发展。身为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心中要始终装着人民,要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委组织部 罗芳薇 李正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