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把年轻干部放到最能历练的地方去历练,特别是要重视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温度的“神经末梢”。要想修好“基层”这门必修课,年轻干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学会“向下扎根”,在基层的广袤大地上“闯关升级”。
力克“语言关”,打破沟通壁垒。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积极学习陕北方言,这很快拉近了他与当地老百姓的距离。随着基层公务人员招聘户籍限制的放开,老百姓的生活中闯入了越来越多“外地人”,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让不少老百姓“敬而远之”。初入浙江宁海,我也面临同样的困扰,不光是村里乡亲说方言,连街道同事之间也常常方言交流,有时,周一点评会上书记讲到兴起时,流利正宗的宁海话总要喷涌而出,着实让我这个外地人猝不及防。我深知如果学不好“土话”,听不懂方言就始终融入不了群众,和群众的沟通永远存在障碍。于是,我开始“狠”学方言,坚持多到村里,和村民交流;借互联网科技发达的便利,坚持每天睡前看一些方言短剧、方言直播来加深印象;坚持每次去超市买菜时,跟收银员学上两句地道方言……同事们都笑说:一个江西“老表”在努力学宁海话。口说千遍,不如行动一次,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收到实效。
勇过“能力关”,洗净书生意气。“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面对繁琐而细致的基层工作,年轻基层干部要避免落入纸上谈兵的“理论陷阱”;流连在书本和理论的“象牙塔”里,轻视基层简单枯燥的工作,不免会眼高手低、不堪重负。衡量一个干部的好坏就要看他是一个“花架子”还是“实干家”,既然选择投身于基层一线,就不能驰于空想,不能光讲不练,要低得下头、弯得下腰、沉得住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常怀“本领恐慌”意识,做到事事有闭环,件件有成效,努力成长为能做事、做成事的“排头兵”,才能洗净书生气,当好基层的“泥腿子”。
坚守“信念关”,永葆赤子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时候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危险的滑坡”。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者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诚然,广阔的田间地头大有可为,诸多乡村舞台让我们大展身手、大施所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盛夏的灼灼烈日、崎岖山路、漫山荆棘和凛冬的湿滑泥泞、刺骨寒风时,立于党旗之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赤诚初心才是我们不竭动力之源。青年人当行青年事,热烈不可丢、赤诚不可丢、初心不可丢,只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就一定能守得住初心、守得住江山、守得住人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服务基层一线,年轻干部就要做好翻过一座座山、闯过一道道关卡的准备,在历经风雨中见世面,在千锤百炼中敲打出钢铁般的意志,真正做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政府桃源街道办事处 黄信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