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文旅康养

最深情的表白,献给最爱的母亲

浏览:102014 次 发布时间:2024-05-11 09:52

读懂母爱的声音,就能体会到母亲的温暖和深厚。

在成长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就是母亲的呼唤、责怪和唠叨的“交响曲”,从骨子里、血液里渗透和影响着我们姐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因如此,我们一路走来,才会那么洒脱、那么从容。

我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有声的母爱之中。

有人说,人这一生与父母是一种缘分。

如今,已年过八旬的母亲常说,她和我的缘分,不仅特别,而且让人称奇,因为母亲生日那天生了我。这样的缘分几率是极低的。

当母亲上了年纪,儿女为她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总是在生日到来之前就不停地数算着“我们娘俩的生日快到了”。

生日当天,她吃第一块蛋糕时,就命令我吃第二块!口气是那么不容置疑,旁边即使有小孩子馋得要命,她也是不允许次序颠倒的。我经常不止一次地说,这个令人羡慕的“双生日”,自己是沾了母亲的光。

每次回老家,母亲就说,当年生我的时候,亏了时间赶得及时,不然的话,会在肚子里憋坏的。那年正是农村忙着麦收的季节,等父亲推着胶轮车辗转把10多里外的接生婆接到家里时,接生婆吓得脸都变了色,不停地说,如果再晚一步的话,肯定会出问题的。就这样,母亲虽然是顺产,但也经受了不少痛苦,受了很多罪。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靠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像千千万万中国百姓家庭一样,家里的日子过得日渐滋润起来,我们姐弟三个很争气,先后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村里老少爷们既羡慕,又钦佩,母亲更是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母亲常常见人就不由自主地诉说自己命运由苦变甜的过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觉得至今这些仍然都是她的精神支柱。

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自己的母亲“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女有出息”,人世间的母亲如此之情感愿望,看来都是一样的!

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小时候,母爱的声音里深藏着小心翼翼的“呵护”,夹杂着几许难为情,也有着批评和责怪,却伴我一路成长。

由于年代的原因,清贫虽然刻在记忆深处,但母亲的刚强和细心呵护,却让我的童年时光天真烂漫、幸福快乐。

小时候每到夏天,看着在水里像条鱼一样游泳的小伙伴,我的梦想就是学会游泳。从浅水到深水,从河边到汪塘,从“狗刨”学起,再到“仰泳、踩水和潜泳”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实实在在地吃了几次苦,有几回,甚至是在水里挣扎着几乎喝饱了水,每次都幸亏被大人及时“提溜”上来,有一次,我被呛得半天没醒过来,把惊慌跑到抢救现场的母亲吓得瘫倒在地,好在有惊无险。

小时候的我特别调皮,母亲为我操碎了心。有时候,人家媳妇正挑水回家烙煎饼,我偷偷跟在后面,给水桶里放上牛粪或土坷垃就一溜烟跑了去;邻居小孩正吃着难得一见的馒头,不留意间突然就会被我“抢”去;玩捉迷藏时,小伙伴被我猛地推倒在地摔得鼻青脸肿……如此等等,母亲常常是低眉低眼地和人家赔了不知多少不是和笑脸,还得经常拿点鸡蛋红糖等稀罕东西去邻居家息事宁人。

11岁那年的一个初秋,我突发奇想,联合另外两个伙伴规划要去一次30多华里外的县城,临走时没和家里打招呼。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到了晚上8点多了,记得母亲拿起扫帚疙瘩狠狠教训了我一顿,最后自己也哭了,说是必须让我长记性,事后才知道母亲在附近的汪塘找了我整整一天,生怕我不小心会出现意外。

胡适曾深情地说“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我想,每个人从小到大,母亲教孩子说话走路、吃饭穿衣,孩子再大一些,教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对此,我们都是非常有体会的。

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母亲勤劳能干、持家有道,这种母爱的声音对她的孩子们影响深远。

她是个十分爱干净的人,每天一大早,她和父亲下地忙完农活回家后,就忙不迭地擦桌子凳子,然后赶紧钻进厨房准备一家人的早饭。随后,又拿着扫帚开始清扫院子,乖巧的小花猫,喵喵欢叫着跑到一边,旁边的大白鹅也不甘示弱,一边嘎嘎地叫着,一边张开洁白的一双翅膀上下挥舞,活生生一幅美妙的农家生活图画。

印象中,每到麦收季节或秋天晾晒瓜干的时候,家里都是送饭到地头;晚饭照例是一家老小的围坐在一起,气氛轻轻松松,啦啦一天的劳动收获和见闻,聊聊东家西家的趣事,有时候大人逗得我们围着饭桌转圈跑,咯咯地笑个不停,撒欢撒得过分了,一不小心摔了个狗啃泥,难免天气“由晴转阴”,哇哇地大哭起来,这时候大人就得哄上好一阵子。

而到了春秋时节,家里把饭桌抬到院子里吃的时候,母亲炒的香椿鸡蛋或土豆丝,都觉得别有味道,至今难以忘怀。饭后的我们一帮孩子,顽皮地在大街上疯跑或在草垛里捉迷藏,玩起来就忘了时间,而母亲就在夜色中一声声唤儿回家。

村里人都佩服母亲眼光长远,这也是她母爱之中的“最强音”。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一缕春风拂向大地。母亲的眼光敏锐,抓住机会向命运挑战。父母的计划,现在理解其实就是农村里说的会打算有谱气。

随着当时市场放开的大形势,母亲和父亲一起商量着想法做个小买卖。作为农民没有什么大门路,那就从身边的粮食入手。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去菏泽贩卖绿豆,母亲执意一起去,来来回回10多天,两人各自骑着自行车载着300多斤的货,一路上就吃自带的煎饼和咸菜,总共赚了不到50块钱,心里却乐开了花。

瞄准民俗文化在乡村的实用性,不久,母亲发现了一个商机。在为村里姑娘媳妇画鞋垫的同时,她试探着用红的黄的紫的各种丝线绣起枕头的两边的“顶子”,当时流行一时,有时候为了多挣几毛钱她就熬夜绣到凌晨。

这样虽然挣钱,但太费功夫,她灵机一动,何不进行转移加工,于是,母亲找到村里一些心灵手巧的姑娘媳妇,让她们绣,然后自己回收起来统一出售。为节省时间,她又创新性地买来几种颜料,临摹写上篆体“花开富贵”、“幸福如意”等等,替代了手绣,深受市场青睐。

紧靠市场赚差价。母亲勇于走出大山,她专门坐客车100多华里跑到临沂批发市场采购各色“花线”,回来赶集予以经销,来回就是一整天,中午都舍不得吃饭,可她从不觉得辛苦。从此母亲一干就是十几年,用她的话说,越干越上瘾,在乡村每5天的赶集期间,她算好逢五排十的日期,除了刮风下雨和进货时间,几乎每天都在集市上出摊。每集最多时挣10多块,在上世纪80年代,这无疑也是笔不小的钱。至今,母亲还为自己作为普通“小人物”融入大市场而自豪不已!

那时候,家里虽然有了承包地,我们家劳动力却最少。邻居们就劝父母干脆把孩子拉下来干农活吧,母亲却直摇头,坚决不同意。当时父母就一个心愿:只要孩子努力上学,就是砸锅卖铁也供应!就是在这种积极向上的背景下,我们姐弟三个相互鼓励,先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雨果说过,“母亲是本翻不尽的大书,母亲是座看不尽的远山。”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爱声音中又自然多了母亲的唠叨声,可是我总觉得那是老人和孩子间一种别样的幸福。

如今的母亲,因为八年前她的腿部动过一次股骨头移植手术,现在走路要靠助行器,也没有能力去锅台做饭了!可每次回到老家,她却不停地问我吃饭了吗吃饱了吗?

清代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在《岁末到家》一诗中写道:“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我深知,无论我多大,母亲都一直把我当孩子一样疼。

在当下可随时网购、生活便利的今天,母亲唠叨的话题成为了历史。面对社会的进步,我想,她唠叨的艰难生活经历中,蕴含着奋斗的坚强,历史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非常有必要让年轻人知晓曾经的生活,从而倍加珍惜新时代的各种美好。

杨绛先生在一百岁的时候,曾深有感触地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原来就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深水静流,厚土情深。在这平凡的世界上,承载着人们一辈辈吃苦、思变和奋斗的故事,关联着一个个家庭艰难、感动和甜蜜的瞬间。联想到央视热播剧《人世间》,我更加读懂了父辈的勤劳善良、吃苦耐劳和不改的初心,更加感受到了他们眷顾家庭抚育儿女的人性之美好!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透过母爱的各种声音,我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更深切地体会到,为人子女,唯有用心用情地热爱工作和生活,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挥洒人生,才能更加通透和幸福。

《劝孝歌》中曾云“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在妈妈老去的时光,听她把儿时慢慢讲…”时代虽然不同,但一脉相承的浓烈情感,却永远从人们的心底汩汩流淌着!

这种平实中的烟火,平凡中的真情,平淡中的温暖,其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人们不断实践着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鲁迅说,“母亲是伟大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再多的诗词,再多的的歌颂,也说不尽母爱的伟大。

我愿意,永远沉浸在这有声的母爱之中……

(作者: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薛杰  图片提供:晓明)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最深情的表白,献给最爱的母亲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