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千年生息,生于流域之滨,养于厚土之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中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绿色理念“种”入心田。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抓手。修建青藏高原铁路时,工程师们为了保护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受破坏,在设计铁路时绕过动物集中栖息区域,并在每隔一段铁路就会修建一座涵洞,专为动物迁徙活动而设置,以此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稳定。要努力挖掘、传承、保护和利用绿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之下,无论是地方经济发展还是地域规划,都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自然规律“灌”入灵魂。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自然,把生产生活控制在自然承载限度内,给自然留下修养生息空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缺乏,正是人类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废弃矿山,污水排放,二氧化碳过度排放等给城市带来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城市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也让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破坏环境等于阻碍社会发展,人类应不断从国家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顺应自然规律,从征服自然转为顺应自然。
生态环境“养”出和谐。保护生态,要从“绿”中掘金,做好山水资源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元阳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典范”。当地哈尼人以哈尼寨子山头为森林,山腰为村寨,山脚为梯田,梯田下面是河流。形成现在广为人知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度同构的和谐生态系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与保护自然从来不是对立的,两者能实现功能转换,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关键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要青山不改,愿绿水长流。(云南省云县后箐彝族乡人民政府 桑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