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乡村作为国家行政区划的末端,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必须坚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市累计精准排摸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5个,“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按照“四个一”措施抓好整顿提升,建成农村小区党员阵地991个。大力推行“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构架,建立一级、二级、三级党建网格731个、3288个、20969个,推动党组织领导有机嵌入乡村治理。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3个、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142个。扎实开展乡村班子届中分析,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全市调换驻村干部269名,其中选派第一书记74名。二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活动2万余场,参与群众200余万人次。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着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68个、市级文明村镇112个,创建省级“八个一”示范点24个、市级“八个一”示范点45个。累计评选兰州好人1252名、中国好人95名、评定“五星级文明户”9628户,选树农业农村领域全国文明家庭1户、省级文明家庭6户、市级文明家庭400户,评选新时代最美乡贤20名。三是持续正能量宣传引导。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工程,开设《榜样的力量》专题宣传,弘扬新时代最美乡贤、道德模范、兰州好人精神,大力营造农村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开展“传统文化进基层”“送文化入村”“送文化入户”“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进农村活动千余场,组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9000场。连续5年开展“十佳农家书屋”“十佳农家书屋管理员”“星级农家书屋”“书香之村”等评选活动,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农家书屋被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评为“最美农家书屋”;高墩营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景正红先后获全国“乡村阅读榜样”、全国“乡村振兴十大阅读推广人”、2022年度“甘肃好人”等荣誉称号;皋兰县石洞镇魏家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魏乐仪获2023年“乡村阅读推广人”称号。
兰州市根据以往经验做法,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方式。以多种模式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赋能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为乡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一是建立农村智慧党建体系。拓展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功能,运用党建APP、党课教育学习互动、党务信息网上公开、党群沟通交流,畅通社情民意。建立网络平台实现有声输出、语音播报,让听力、视力不佳、常年卧床的老党员通过“学思想、听党史、讲政治、谈感受”,营造学习氛围,真正做到“不落一人”。二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向各行政村延伸,为农户提供涉农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推进“全科受理”服务模式,将代办帮办与上门服务相结合,不断深化服务品牌,明确“限时、办结、帮办、代办”四项服务类型,确保村民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营造“一站式”服务新格局。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推出“网上办”服务形式,村民群众可通过“一部手机办事通”、政务服务平台提交办事所需材料,线上办理,线下领证,只需跑一趟。三是村级事务管理信息化。建立乡村治理综合平台,拓展村民在线议事、在线监督的渠道,实现党务村务、监测采集、统计查询、监督管理等线上运行。完善各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各村“两委”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确定议题和主体的机制。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微信工作群、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拓展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的参与渠道,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参与权利。创新议事协商形式,依托村民议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式,引导村民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四是“互联网+网格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治理“双治双优”建设方案为依据,完善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乡村治理工作化整为零。打造基层治理“一张网”,利用微信、QQ等移动终端,为农民群众提供农村地区线上法律援助、咨询等服务,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平安乡村建设。
近年来,针对典型亮点,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位于榆中盆地中心地带,南临巉柳高速公路,北接榆中大学城,省道101线穿村而过。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957户3776人,耕地面积7100亩,主要农作物以种植蔬菜为主,2022年人均年纯收入达16000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乡风志愿”示范村、基层治理标准化示范村、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众多荣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全面铺开,基层社会治理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无重大信访案件和较大恶性刑事案件发生,综合治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良好。高墩营村在化解农村纠纷,在加强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上,创新式提出“德治为魂、法治为基、自治为本、共治为要”的四治融合联动基层治理办法,顺利推动基层治理向纵深开展。一是创新开展“党员联户”阳光行动,党员带头经常深入群众,走访看望,交流谈心,了解民情民意,宣传政策,提供咨询服务,征求意见,接受监督,促进自身工作。重点培育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行”的基层社会治理目标。二是抓好民主管理环节,制定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村干部坐班》等一系列制度,推动民主管理规范有序推进。建立了老年人协会、残疾人协会、道德讲堂。三是注重抓好村民的法纪教育,开展“送法进村”宣传活动。邀请县普法办在村内开展《民法典》主题讲座,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群众积极学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和农闲时节,组织群众开展社火、舞蹈、戏曲、农民运动会等文化娱乐活动。组建156人的舞蹈、秦腔队,多次在县、乡演出。联合西北民族大学,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农民艺术节,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五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2012年投资385万元,建成三层双面框架结构的教学楼1300平方米、标准化幼儿园一所;2014年,投资435万元,建成三层框架结构1600平方米教学楼的标准化小学一所,建成标准化卫生所一所,新建互助老人幸福院和残疾人活动室。以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建成占地10亩的文体科技广场、300㎡的农民科技培训中心、1000㎡的“农家书屋”、1700㎡的农博文化中心, 为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自2006年以来,累计为123名大学新生发放奖励金24万元。六是深入开展农村基层“扫黑除恶”专项治理活动,有效抵制黑恶势力、封建迷信活动和不良社会风气,无黑无恶无乱象、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非法宗教等活动。
2022年以来,夏官营镇高墩营村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共35件,已调处30件,调处率达85%,其中土地权属问题77%、邻里纠纷15%、侵权问题8%;受理信访案件20件,其中征拆问题信访件9件,累计办结19件。答复12345民情通服务热线诉求件15件;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1次,人民调解员培训2次,反电诈专题宣讲5场次,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