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在习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118名留疆毕业生回信精神指引下,到新疆求学,立志成为一名“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期间,他们深入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到新疆各地基层实践调研,直观地了解到了欣欣向荣的新疆大地蕴藏着讲好新疆故事的丰富资源。
这些故事真实展现了在党的治疆方略下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其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们倍受感动,也激励着他们实现从新疆变化的见证者成长为新疆故事的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宣讲团应运而生!
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指出“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理直气壮宣传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初心宣讲团成员深知需要担当民族大任,以“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为目标,为新疆故事、中国故事的传扬做出中石大青年的贡献。
初心宣讲团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要内容,立足新疆,在中小学和社会组织机构广泛地进行重要精神谱系的常态化宣讲,曾多次受到多方单位好评。他们一直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努力奋斗、为实现“文化润疆”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这个假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初心宣讲团等多方单位,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号召,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教育工委等相关部门的倡议,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宣讲团为基础,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宣讲实践团。
宣讲实践团队依托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活动开展的先进经验和丰富内容,开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以“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为主要内容,以“‘初心’共筑中国梦,交流共享发展果”为主线的宣讲实践活动,确保宣讲内容既贴近地方实际,又深刻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实践团队共前往6省(自治区)8市(地区),总行程累计21695.6公里,深耕细挖,采用走访调研访谈体验等形式,从“党建引领”、“文化传承”几个方面出发,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传承脉络,从发掘价值意蕴,传承文化信心“活”(梳理红色文化资源谱系,做好红色文化传承意义研究和宣讲)、开展抢救性记录保护,传承主体存续“活”(走访调研兵团老兵),讲好红色故事,传承文化空间“活”(送宣讲下乡、送广播剧下乡,编创校园原创舞台剧)三个方面,提出关于红色文化记忆“活态传承”保护的新思路,深挖各地红色资源,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一、探访小白杨,重温屯垦精神
中石大克拉玛依校区初心宣讲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一六一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宣讲团抵达小白杨哨所,在白杨树下聆听歌曲《小白杨》的悠扬旋律,追忆兵团人铸剑为犁的峥嵘岁月,共同重温“我为祖国守边防”的誓言。那一颗小白杨历经几十年的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穿越几十年的时空与人们见面,向人们展示出“卫国戍边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种支柱,看似无形,却顶天立地;有一种旗帜,寂然无声,却高高飘扬;有一种精神,默默无闻,却深入人心。
宣讲团走进孙龙珍屯垦戍边陈列馆,陈列馆生动展示了九师白杨市人在荒原上开辟家园、在边境一线为国守边的光辉历史。从馆藏的文字图片资料回顾烈士孙龙珍保家卫国、不惧牺牲的感人精神。此外,宣讲团跟随孙龙珍民兵班的民兵体验民兵训练,通过亲身经历,感悟民兵吃苦耐劳的精神。
(图:团队成员代秉欣采访有关同志)
宣讲团参观了塔城地区裕民县博物馆和裕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什拜展览馆,通过参观巴什拜生平展厅、山花厅、民族民俗厅三个展厅,浏览大量图片、实物,学习巴什拜捐款支援抗战,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以及裕民县丰富的生态资源。
二、寻访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宣讲团成员前往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老人的精神家园。在魏老的深情讲述中,宣讲团成员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亲眼见证了他“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魏老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每一位宣讲团成员的心田,也让成员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临别之际,魏老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嘱托——“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多作贡献,祖国西部需要你们年轻人来建设……”更是成为了此行最宝贵的财富。
(图:团队成员户倬毓采访魏德友老人及其家人)
二、走进红花基地,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随后,宣讲团深入裕民县红花产业基地,调研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裕民县以产业创新和生态平衡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成功打造了畜牧、红花两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红花盛开的季节里,宣讲团的成员们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机与农民朋友们的辛勤付出。通过实地考察与交流,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生态的振兴、文化的振兴和人的全面振兴。
14师47团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从黄沙遍地、寸草不生到绿树花海、瓜果飘香,14师47团战士们携手各族人民,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农业奇迹。在这个富有历史韵味与蕴含大漠风情的地方,同学们亲眼见证了战士们战胜恶劣自然环境,克服各种艰难挑战的壮丽篇章。
三、身临其境,感悟老兵精神
(一)不忘来时路,守初心不改
宣讲团成员沿着沙海老兵的足迹,重走老兵来时路。每一步的前行,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先辈们的英魂共鸣;每一步行走,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初心的坚守。沙海茫茫,黄沙扑面而来,沙如泥泞,走一步陷一步……只有真正踏足,才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老兵们英勇前进的信念,成员们纷纷表示将铭记这段非凡历史,传承先辈的荣耀与责任,传承这份响应号召、勇担使命的精神,在祖国西部基层,乃至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
(二)踏足纪念馆,缅英雄事迹
忆往昔峥嵘岁月,向日历历映眼前。初心宣讲团来到四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感受他们不畏艰险、扎根边疆的壮志豪情。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生动再现了沙海老兵们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坚定信念,宣讲团成员纷纷沉浸在一幕幕生动的历史场景之中。饱含岁月痕迹的文物,无声讲述着沙海老兵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决心,彰显着他们为国为民、不计回报的崇高精神。
(三)聆听历史传奇,追忆老兵之魂
宣讲团前往沙海老兵纪念碑以及老兵公墓,聆听岁月的故事,追寻历史的痕迹。宣讲团成员站在纪念碑前表达了对老兵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团队成员表示,在茫茫沙海中的坚守最令人动容,一道命令执行一生,是老兵们用汗水与生命筑起绿洲。
四、寻访传奇:三段采访纪实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壮大建设新疆、巩固国防的人才队伍,党中央号召有志青年到新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淑兰和萨伊普汗·图迪等老一辈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征途,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广袤的热土。“初心”宣讲团的成员们为了更好地感受、学习老一辈的精神,踏上了拜访的道路。
(一)扎根新疆的坚强战士:李淑兰
1952年,年仅18岁的李淑兰作为第一批进疆的山东女兵,来到了新疆和田地区47兵团。她与军垦战士张英武相识相爱,两人将一身都奉献给了沙漠,奉献给了兵团,奉献给了祖国。在近70多年的时间里,李淑兰除了回家两次,一直扎根在新疆,成为了驻扎边疆的女兵。她克服了主客观条件的困难,在机修连的几十年里经手的大大小小机械数也数不清。如今,新疆这片充满魅力与挑战的广袤热土,深深烙印在李淑兰的心中,承载着她的青春、梦想与坚守。
(图:团队成员韦言、周稚程、袁峥采访李淑兰老人)
(二)团结奋进的维吾尔族母亲:萨伊普汗·图迪
萨伊普汗·图迪奶奶是一位热爱劳动、热心善良的维吾尔族母亲。她与革命英雄韩德清老兵共同书写了一段大漠中的团结奋进史。在那个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萨伊普汗·图迪奶奶从未有过怨言,积极参与各族人民的生产建设,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她用自己的双手在四十七团开辟了一片天地,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幸福的果实。如今,她满怀深情地勉励新时代的青年人投身于建设新疆,为美好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
(图:团队成员韦言、周稚程、袁峥采访萨伊普汗·图迪老人)
(三)坚守沙海的伉俪夫妻:刘来宝与妻子刘·努尔沙汗
宣讲团还采访了老兵遗孀刘·努尔沙汗,感受了他们跨越民族界限的爱情故事和兵团精神的伟大与纯粹:
努尔沙汗,一位坚强的维吾尔族女性,与刘来宝共同书写了一段跨越民族与文化的爱情传奇。努尔沙汗不仅是一位勤劳的工作者,更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种种困难,与刘来宝携手走过了一生。
在那个年代,努尔沙汗的决定并不被家人所理解,但她坚定地选择了跟随心中的爱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她在团场的工作中,展现出了不逊于男性的坚韧与毅力,每月挣得的30元工资,见证了她的努力与付出。
这对民族伉俪的故事,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见证,更是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的美好象征。刘来宝与努尔沙汗之间的爱情,如同沙漠中的绿洲,滋养着周围的每一寸土地,成为了兵团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如今,刘来宝与努尔沙汗的子女们都已长大成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份对家园的热爱与奉献。这份跨越时空的深情,将继续在兵团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光芒,照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图:团队成员代秉欣、户倬毓等采访刘·努尔沙汗老人)
通过探寻英雄老兵的光辉足迹,初心宣讲团成员让“红色故事”成为连接各族青年心灵的桥梁,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每一位成员的血脉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不仅致力于挖掘和传播老兵们的爱国奉献故事,更在交流与互动中加深了各民族青年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共同书写了让人民满意、让时代铭记的青春篇章。
五、“初心”力量:笃行不怠绽芳华
初心宣讲团来到了第四十七团老兵镇昆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托管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
(图:团队成员代秉欣、杨艺舸等在昆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与宣讲活动并与小朋友合影)
(一)环保主题宣讲: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鉴于老兵镇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恶劣,初心宣讲团成员们强调了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地球做出贡献。通过互动问答和共同绘制环保海报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对环保的兴趣,让绿色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成为小小环保卫士,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心理健康主题宣讲:“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的第二站聚焦于“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初心宣讲团成员在课前对家长和小朋友进行了采访,发现由于农忙时节,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地里劳作,导致孩子与家长之间缺乏交流。针对这一现状,初心宣讲团成员们精心准备了关于青春期心理健康的讲座。在宣讲过程中,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后来的敞开心扉、踊跃发言,展现了他们对成长的困惑和好奇。初心宣讲团成员们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学会自我接纳与调节,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红色精神传承:“西柏坡精神”宣讲
活动的最后一站走进了“西柏坡精神”的殿堂。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心宣讲团的成员们向孩子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性。在讲述过程中,孩子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敬佩与自豪,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奋斗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的意义。这份历史记忆如同一条纽带,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初心宣讲团的成员们引导孩子们意识到,只有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才能更好地团结各族人民力量,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篇章。
在整个宣讲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环保、心理健康和红色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教育和启发,也让初心宣讲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这次社会实践播下了希望的红色种子,期待着它们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六、“初心”足迹: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宣讲团首先来到兵团的“向日葵基地”。放眼望去,金黄色的花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脚下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实践团成员无不被这金灿灿的花海所打动,更为这向日葵背后工作人员的付出与艰辛所感动。
工作人员张乐良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到,这里原本是荒无人烟的沙漠,是他们来到这里之后,反复实验改进,利用科学灌溉技术打造的绿洲,才实现了如此规模的沙漠种植。同学们来到向日葵花海之中,惊叹于建设者与自然抗争的奇迹,感受到每一株向日葵都承载着兵团人的乐观与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精神成为实践团此行一个闪亮的坐标。
离开“向日葵基地”之后,实践团成员向第二个目的地出发, 那就是兵团水库,阳光下的水库如同沙漠中耀眼的明珠,波光粼粼之间是兵团闪耀的奉献精神。
同学们了解到这座水库是兵团人在沙漠中建造的生命之源,它不仅解决了周边地区的用水问题,还支撑起了农业灌溉系统。在工作人员介绍下,同学们深刻学习了兵团农业“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科学内涵。
挥手告别沙漠之中的明珠之后,实践团成员一同来到此行最后一个目的地,兵团的蟠桃种植园。正是水果成熟的季节,枝繁叶茂之间点缀着粉嫩诱人的鲜桃,在工作人员张乐良的带领下,初心宣讲团成员在一排排硕果累累的蟠桃树中穿梭,并且一起劳动,体验采摘的水果。大家共同品尝了新鲜采摘的蟠桃,甜美的味道让大家赞不绝口,桃子芬芳满溢的同时团队成员也深刻感受到了兵团人辛勤耕耘的成果。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亲身感受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沙漠中创造绿色奇迹的伟大,更激发了大家扎根西部、服务边疆的决心。初心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未来的西部建设者,将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祖国的边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校区学子们将继续怀揣梦想,勇往直前,书写青春篇章。
几十年来,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新疆解放、发展和建设,扎根西部、无私奉献,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新疆故事。
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总书记的回信精神指引之下,十八九岁的他们满怀着信心与梦想从五湖四海来到新疆,看到如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持续向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疆,活动团队成员备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从新疆故事的传播者成长为新疆发展的建设者的决心。相信,他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文章内容及配图所有权、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初心宣讲团所有;报道通讯作者: 刘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