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青岛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浏览:121395 次 发布时间:2023-10-11 15:48

本网青岛讯  10月1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围绕《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进行解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仉元明,市商务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王志刚,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杨伟伟,市南区副区长张军出席政策例行吹风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仉元明

出台《方案》的背景

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扩大投资的“主平台”、促进消费的“主阵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这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
    近年来,全市服务业经济活力提升,重点行业稳步复苏,“稳定器”作用有效发挥,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达到6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9.6%,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比如融合创新发展能力不足、质量和效益亟待提升、服务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强、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不显著、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尚待深入,人才、融资、用地等要素支撑亟待增强。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突破上述制约因素,加快促进服务业与青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亟需确立服务业主导产业,明确目前主要任务,开展下一步具体行动,实施切实管用保障措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夯实服务业对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出台《方案》的宗旨

一、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突出两个“聚焦”,聚焦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赋能提升,聚焦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数实结合。

一是深化两业融合,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我市作为国家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城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方案》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提升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的应用以及产品规划、设计管理等高附加值工业设计服务,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全产业链支撑。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服务业+数字化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方案》提出,结合数字青岛建设,一方面聚焦生产性服务业在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行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聚焦生活性服务业在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等生活场景的数字化应用,打造数字生活服务样板城市。

二、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承载

生活性服务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服务业发展必须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以吸纳扩大就业、丰富服务供给、促进改善消费为重点,持续优化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一是着眼于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着力发挥服务业作为劳动力蓄水池的重要作用,提升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包容性,推动服务业吸收大量人口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方案》提出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培育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等工作措施。

二是着眼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要把精神文明贯穿于服务业发展全过程,充分挖掘青岛文化资源,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独具青岛特色的生活服务业,重点发展影视文化、海洋旅游、数字文旅和文旅融合等产业,建成重要的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

三是着眼于提升区域消费中心辐射能力,推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此开展三年行动,打造消费新场景,扩大有效供给,增强消费预期,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便利化、品质化、多样化、体验化,实现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互促共进。

三、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内在要求

发挥“区位”和“产业”两个优势,把握“品牌”和“品质”两个提升,使我市服务业向产业结构更优、特色产业更强、发展能级更高的方向迭代升级。

一是突出发挥存量优势。以区位优势为“链接点”,《方案》提出,依托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承载国家战略的开放平台为“链接点”,持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拓展市场。以产业优势为“出发点”,围绕我市七大优势产业链,使服务业发展在优势赛道跑出加速度,鼓励链主企业建设具有行业示范引领效应的服务载体,支持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协同合作,以先发优势引领服务业发展。

二是提升发展增量能级。在品牌提升方面,持续放大“青岛服务+青岛制造”的综合效应,《方案》提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头部企业,服务业品牌、质量、标准进入国内城市一线方阵。在品质提升方面,《方案》提出以高端技术创新为引擎、以高端企业塑造为抓手,以高端环节突破为切入点,实现服务业品质更优,推动服务业品质化升级。

《方案》的主要内容

新体系主要体现在“四新”,分别是:新目标、新增长点、新路径、新举措。

第一,新目标

持续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加快提升服务品质效率,争取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0%左右,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新增长点

锚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十大产业”,培育十个未来新增长点。

现代金融,以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未来金融科技中心为目标,争取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100亿元。

现代物流,以建设综合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全国主要国际物流中心城市为目标,争取2025年物流产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

现代商贸,以推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为目标,争取2025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超21000亿元,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35%。

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形成多元、开放、共赢、可持续的产业生态为目标,争取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

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提升发展产品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工业设计服务,争取2025年全市科技服务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50亿元。

会展产业,以推进产展融合发展为目标,争取2025年会展产业链收入达到260亿元左右。

商务服务,以培育集聚一批服务企业和机构、打造一批一体化商务中介服务平台为目标,争取2025年新认定总部企业550家以上,培育50家以上商务服务领军企业。

人力资源服务,以建设国家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为目标,争取2025年人力资源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检验检测认证,以打造多元化认证供给产业链新模式为目标,争取2025年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模达70亿元。

文化旅游,以基本建成重要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争取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

第三,新路径

以七项行动、19项措施为实施路径,提升服务业对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支撑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突破行动。包括打造创新平台、发展新兴业态、优化创新生态3项具体措施。聚焦24条产业链,每年培育引进10家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平台,培育10个以上服务业创新中心。

消费扩容提质行动。包括推动传统消费升级、发展新型消费、丰富消费场景3项具体措施。每年组织开展多次促消费活动,建设一批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地,发展“四首经济”,创建省级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选一批消费新场景示范项目。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包括壮大服务业领军企业、培育细分领域成长企业、有序推进服务业主体“个转企”“小升规”3项具体措施。每年培育一批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每年新增纳统规上服务业企业300家以上。

平台载体支撑行动,包括打造10个以上高能级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重点打造100座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工业楼宇,引进一批国内和世界500强服务业企业及重大建设项目。

人才体系驱动行动,包括引培集聚国际化领军人才、综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项具体措施。建设国家级青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构建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两年度培育市级现代服务业拔尖人才30名以上。

就业容量扩大行动,包括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市场吸纳就业能力2项具体措施,支持服务业平台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配套设施提升行动,包括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布局新兴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加强辐射带动区域能力建设3项具体措施。补齐社区便民服务设施;统筹推进新算力、新网络、新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新标杆、区域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及沿黄流域重要内陆枢纽城市的协同联动。

第四,新举措

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3项保障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行业部门、区市、企业常态化联系制度,强化协同联动。

二是统筹用好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新兴领域培育壮大。

三是进一步推动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核心要素自由流动,探索适应服务业发展的准入、准营标准,构建开放协同、包容审慎的服务业监管新模式。(通讯员:雨辰)

责任编辑:李延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青岛出台行动方案,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