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江苏淮阴:织密乡村“红网格” 兜住村民“千万事”

浏览:113227 次 发布时间:2023-11-29 13:13

“李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好多了,上次我在田里晕倒多亏你巡逻才及时发现。”家住淮阴区徐溜镇同丰村76岁的李大爷,每每遇到网格员徐加林来巡逻走访时都忍不住拉着他连连致谢。“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徐加林笑说。像这样的走访,已成为淮阴区网格员们的常态。

党建连民心,小网格连着千万家。今年以来,淮阴区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红网连心”行动,构建“红网连心”网格治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建强红色队伍,提升红色服务,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

织密一张网 架起党群“连心桥”

“老马家那丫头可怜,父亲过世后,母亲也改嫁了,她一个12岁小孩子只能去亲戚家轮流生活,奈何亲戚家条件有限。”网格员张立平了解到老马家情况,立刻反映给村党总支后,为孩子申请了各项政府补助。“要不是网格员主动帮忙,我们都不知道可以申请补助。”老马家两兄弟感慨。“有事就找网格员”逐渐成为同丰村村民共识。

据悉,淮阴区以“红网连心”行动为抓手,织密“镇街党(工)委+村党总支(党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网格治理体系,以自然村民小组为单元划分网格,在网格内建立“十联户”机制,即保证每十户一个网格员,持续深化“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实行“红、橙、蓝”三色管理,通过党员走村入户听民声、集民智、解民难,建立台账信息、实行分类管理,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工作机制,老马家被列为“橙色”低保边缘户,家庭问题及时被发现解决。

贴近身边事 绘就和美“新画卷”

村里路坏了要及时修;田里没法浇水了要赶紧接水管;独居老人身体不好要代买药……对于村民们来说,诉求有人应,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才是真正构建了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前段时间我向网格员反映,家附近的小桥没有护栏很危险,村里第一时间就把这问题解决了。”说起这事儿,淮阴区吴江村的赵奶奶喜笑颜开。吴江村第一网格网格长赵加伟介绍,自“红网连心”行动启动之后,村民们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向网格员反映,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好像更有“底气”了。“现在我家孙女在家门口就有专业老师教写毛笔字,这都要感谢网格员!”王新语的爷爷说。原来,通过不间断的巡逻走访,赵加伟发现村里留守儿童居多,家里老人都多忙于农活,于是就以村党组织的名义利用周末时间在村部开设公益兴趣班。

坚持让群众唱“主角”,网格员们通过饭后散步、串门聊天等方式,每3天至少走访1次红色户,每5天至少走访1次橙色户,每10天至少走访1次蓝色户,在网格内做好政策宣传、民意收集、摸排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随着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真正形成“有问题找组织、有困难找党员”良好局面。

整合微力量 凝聚治理“向心力”

“自从成为网格员,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了。退休后能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我感到非常开心。”濮克成是淮阴区大福村的一名退休老党员,一直以来协助村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今年他又自荐成为一名网格员。

“这是幸福院里‘幸福道’。”在大福村幸福院活动中心,大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海荣指着餐厅与卫生室中间那块草地中间开辟出来的小路说。幸福院是村里老人“享乐”的地方,集居家、休闲、就医、养老为一体的活动中心。“幸福道”就是濮克成他们几位退休老党员兼网格员在与大家伙儿闲聊时收集到的想法。”胡海荣介绍说,原本从幸福院的休闲区走到卫生室要绕一大圈从正门进,现在卫生室开了后门、铺了小道,老人们想要看医生、量血压等更方便了。

如今,网格员队伍已经成为淮阴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各个村都采取了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遴选等方式,从离任村干部、“五老”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乡贤等人员中选聘一批志愿网格员,建立“积分兑换+评比表彰”双重激励制度。他们的“微力量”汇聚起“大能量”,托起了“大民生”,真正把党和政府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讯员:周源 吉鹤鹏)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江苏淮阴:织密乡村“红网格” 兜住村民“千万事”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