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甘肃讯(臧秀娟 通讯员:范国臣)“同志,这是临时身份证明,可以凭此正常办理宾馆住宿和乘车购票,请收好!”2023年8月19日晚21时,趁着暑假带孩子来兰州游玩的刘先生正在为丢失身份证发愁时,兰州市公安局中山桥警务站民警仅用30分钟就为刘先生一家三口办理了临时身份证明。
在兰州市城关区的街头巷尾,蓝白相间的房子,红蓝相映的警灯,崭新的街面警务站十分引人注目。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决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关于全面加强街面巡控警力、提升应急备勤水平部署要求,立足辖区实际,设置中山桥、五泉下广场、南关什字、兰大一院、九州、会展中心6个二级警务站和南关夜市、麦积山路、正宁路夜市3个夜经济区“快反警务站”,不断提升治安要素掌控力,切实维护辖区持续安全稳定。
“街面警务站就是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真正帮助群众解决了生活中小事、难事。”针对辖区警务站运行情况,城关分局指挥中心主任郭龙介绍道,“各警务站每日每班配备4名警力,全天候围绕警务站周边重点区域、城区干道,开展常态化徒步武装巡控,采取‘三班两运转’模式,以‘车巡、步巡、视巡、摩巡、空巡’联勤的方式,辐射商圈重要路段及周边区域,就地处置突发案事件、响应支援指挥指令,有效打击和震慑违法犯罪。同时,各警务站民辅警积极落实‘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辖区主要路段、人流密集场所,开展便民服务、隐患排查、法治宣讲等工作,让群众看到警察就在身边,感受到平安就在眼前。”
处警迅速,化被动变为主动
“喂,110吗?永昌路十字处有人在吵架,样子很凶,可能会动手。”当报警群众挂了电话后,回头发现已有民警朝着吵架现场赶过来。原来是南关什字警务站接到市局110指令后,迅速调度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赶至现场,快速处理,全程仅用5分钟。
2023年11月3日,九州警务站巡逻民警途经九州大道一小区附近时发现一男子行迹可疑,遂利用随身携带的警务终端开展信息查询比对,结果发现该男子系江苏无锡警方上网追逃的嫌疑人马某,遂将其抓获。
街面警务站立足实战、推动警力前置,使警情处置更快捷、更高效。2023年以来,6个警务站查处治安案件2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名,在前沿一线充分发挥了震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商铺老板谈到警务站时说:“我用双手点赞,过去一到晚上打烊时,停在门口停车道上的电瓶车必须要费力地推进店里,现在不用了,安全得很。”
化解矛盾,让辖区更加和谐
“餐馆里经常有顾客发生口角的情况,店与店之间也会发生矛盾,一旦有纠纷民警会迅速上门调解……”周边经营餐饮的业主王女士说道。“我经常看见警察在附近巡逻,头顶有时还跟着无人机,周围的秩序变好了,不像以前那么乱了……”
2022年9月初,城关分局在南关夜市、麦积山路酒吧一条街、正宁路等夜间经济活跃、人员流动密集的位置区域,创新试点应用,建立南关夜市警务站、麦积山路警务站、正宁路夜市警务站等3个“快反警务站”,着力营造群众安心、消费放心、餐饮娱乐舒心的平安“夜经济”环境。同时,为了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协调整合基层治理力量,充分发挥警务站与派出所联动工作机制,警务站设置了“矛盾纠纷调解室”,实现了问题及时解决,矛盾快速化解的工作目标。2023年,警务站共接待群众咨询 564次,化解矛盾纠纷72起、救助服务群众157次。
便民利民,做群众的“暖心站”
“我总是给孩子说,外出游玩万一迷路了,一定要找带警察标志的地方向警察叔叔寻找帮助,没想到这么快,中山桥就有了警务站,让我们外地游客更安心了,也更方便了!”群众与孩子走散后,警务站民警及时将孩子安全送回,游客李先生激动地说道。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旅游升温,中山桥作为城关区“网红打卡点”,已成为靓丽兰州的一张崭新名片,为确保旅游景点良好秩序,城关分局充分发挥中山桥警务站桥头哨点作用,始终坚持“预防警务、主动警务”理念,响应市局党委号召,倾力打造旅游警务“兰州样板”。
“快来救人!快拉他上来......”2023年12月24日早晨9时,中山桥警务室民警巡逻中突然发现黄河中一名男子顺着水流向下游漂浮,此时气温降到零下7摄氏度,河水更是冰冷刺骨,民警来不及多想,便奋不顾身蹚入水中和战友一起将男子救上岸,见男子已经冻僵,脸色发紫,民警顾不得寒冷将身上的大衣脱下给他盖上保暖,并一直守护在旁,直到救护车赶来……
在各个警务站,类似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正是这些心系群众的“点滴”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兰州公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