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干净的用水、安全的食品、宜居的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追求。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汇聚人才力量,优化育人链条,以党建引领培养先锋队伍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载体。为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先锋队伍,笔者认为着力从法治监督、绿色发展、科研教育三方面做突破引领。
培育法治监督队伍,以“法”卫青山。留住绿水青山,法治是最坚实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培育先锋队伍发挥人才作用,对守护生态空间底线至关重要。一是按“需”求索,法治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源头配备,有意识的发现、识别和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善作善成的党员干部法治先锋,依托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在守护生态空间问题上,协同配合、宣传普法,不断引导企业、组织、公民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法律义务。二是频出“实”招,监督违法。加大各部门执法队伍横向联合,强化执法培训,增补执法力量,依托环保督察、森林督查、卫片图斑执法等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的原则,以巡林护林、巡河护河为基点,畅通党群干群渠道,促进党群干群直面违法敢于监督举报、敢于较真碰硬。
培育绿色发展队伍,以“约”护资源。绿色队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是维护生态发展底线的关键力量保障。一是以“党”为核,示范带头节约资源。创建“绿色党支部”,成立以党员为主的“绿色发展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行为。二是以“专”聚力,科学规划集约资源。凝聚专业人才力量,以节约保护资源为前提,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绿化等工作,实行绿色规划、科学先行,确保规划工程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绿则绿、宜荒则荒。
培育科研教育队伍,以“育”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需要我们党凝聚所有力量,共同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干群发力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一是教育引导入民心。以党建促班子带队伍,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培训、大讲坛、微课堂,促进广大党员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中。依托爱国卫生运动、河湖治理、耕地保护、绿美建设等专项工作,强化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企业、组织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和修复中。二是科研服务下田间。紧扣新时代发展任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入推行科技服务下乡、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头雁”项目等行动,强化人才技能提升。组织科研专家、技术人才、行业能手、致富领头人等深入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技术,切实做到将科学技术落到田头地脚,将调查研究落到基层一线,将堵点难点疏通解决在群众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间。(云南双江自治县委组织部 李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