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江苏南通:“家”模式破解老干部流动党员管理难

浏览:122676 次 发布时间:2023-11-30 08:51

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颁布以来,江苏南通认真贯彻落实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开展跨地区协作,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成立16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在本地成立8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机制,搭建理论学习、交流互动、招才引智等工作平台,推动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品牌共创、资源共享,采取“家”模式管理,让老干部流动党员倍感温馨。

一、摸清底数,邀您“回家”。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市——县(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将流动党员信息库建设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在全市发放《致广大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的一封信》,鼓励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找组织”,通过线下入户、线上填报相结合,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底,动态更新,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落实外出报备管理,党员外出时间超过6个月,需提前向所在党支部提出申请,报备外出理由、去向和时间,实现流动党员数量清、基本情况清、联系方式清、组织生活清“四清”。

二、共建共管,相约“建家”。开展跨地区协作,南通市委老干部局牵头联系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流入地城市,和当地老干部局签订流动党员共建协议,对协作双方管理责任和应尽义务予以明确;县(市、区)委老干部局在当地街道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信息资源、教育培训、志愿服务、关爱帮扶等工作机制;流动党员较少,达不到支部成立要求的,纳入流入地所在街道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管理。双方各自指派联络员,负责两地间的工作联系、信息交流和活动安排等事宜,推进工作开展。海安流动党员支部开展“四个一”共建活动,共同为群众办一件实事、上一次党课,开一次联合组织生活会、进行一次党建共建促膝谈,着力发挥流入地党支部主管、共建党组织辅助配合、流出地党组织跟踪保障作用,切实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

三、教育引导,精细“管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制度,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做到学习不间断,教育不断线。开展常态化线上学习,利用“学习强国”、“南通老干部”微信公众号、“心耀江海”南通老干部APP等,实时推送理论知识、时势政策、党性教育音像资料等,建设掌上“指尖课堂”;建立流动支部微信群,积极开展心得体会交流。定期组织线下学习,流动党员党支部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经费保障,充分利用流入地共享式党建阵地,保证“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正常开展。开展上门送学,抓住支部成立、老党员政治生日,为流动党员送上“学习理包”“红色能量包”,为流动党员“补钙”“充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袁鸿飞为每个新建流动党支部送去第一堂党课,讲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要求。主题教育期间,海安在北京举办了驻京流动党员集中送学活动。组织互帮互学,通州区驻沪“金夕暖云”流动党员党支部聘请静安、闵行、杨浦等地的老干部工作者为学习指导员,与南通四建上海总部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海安市驻苏老干部流动党支部28名流动党员与苏州虎丘街道9名退休干部结对,协力开展支部共建和党员互助活动。

四、搭建平台,有为“持家”。在充分掌握流动党员特点专长和流入地社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搭台”、党员“唱戏”,有针对性地引导流动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理论宣讲、服务社区、立德树人等方面积极作为。海安市成立驻苏流动老干部红枫志愿服务分队,积极服务基层治理;主题教育期间,去北京送学发布“红枫银晖”项目,鼓励老干部助力他乡比担当、反哺家乡比贡献。通州区驻沪流动党员积极参与上海市“静老一家”社区治理。市公安局流动党员巫虎创作红色故事《三粒钮扣》,以6000余票获评上海市民文化节网络人气奖。如皋文联原主席陈秀骥退休后常居南京,在社区成立老党员工作室,义务辅导社区居民书法创作,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启东市依托圆陀角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为流入老党员搭建学习阵地、活动阵地;举办文化艺术节,展示流入老党员银发风采;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吸纳老党员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江苏省南通市委老干部局  包晓磊  程瑞兵)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江苏南通:“家”模式破解老干部流动党员管理难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