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探寻法治力量助力精神文明建设之道,寒假期间,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普公行”法律援助实践队前往福州市、漳州市开展此次“触摸时代文化脉搏,感悟精神文明建设”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于传承档案文化、宣传法治文化、感悟执行工作精神及弘扬漳州110精神,致力于以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法治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让法治之花开出文化之叶、精神之果,让实践的青春华章写在八闽大地之上。
传承红色档案精神,夯实档案文化建设“法治基础”
图为实践队在“信仰的力量”档案文献展前合影。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红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和档案文化、了解依法管档治档重要工作,实践队走进福建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福建省档案馆,参观“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文献展。来到“福建革命史”部分,实践队通过馆内展出的图片、报刊、文件等历史档案,深入了解福建党史和福建红色人物,“近距离”体悟红色精神;来到“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部分,实践队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3820”战略工程、林权改革、数字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生动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关系的思考,感悟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领袖魅力;来到“新时代新征程”部分,实践队在“习近平的书柜”前共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在福建》等经典书籍篇目,在“原文原著”中追寻领袖足迹,在“原汁原味”中感悟思想伟力。
图为实践队在档案馆内参观学习、共读书籍。
经过本次参观,实践队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身为新时代法科生,实践队将进一步把档案文化和《档案法》结合起来学,知行合一普及档案法律知识,宣传档案精神文化。
推进法治文化浸润,厚植基层文化建设“法治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实践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法治文化浸润活动,为福州市鼓楼区竹林境社区的小朋友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小课堂。
图为实践队在开展“模拟法庭进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活动。
课堂上实践队队员以一起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纠纷为案例,分别扮演审判长、书记员、原被告代理人等角色,融入法徽、法槌、法袍等法治文化元素,完整呈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宣判等环节,生动演绎了当事人在法庭上举证、质证的全过程,以“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激发“启发式”法治文化教育,让小朋友们在体验真实庭审中更深刻地感受法律威严、根植法治信仰。模拟法庭结束后,现场还进行了法庭服装体验环节,小朋友们“摇身一变”成为“小法官”,组建“小法庭”,用稚嫩的语言表达着孩童心中的法治梦想。
图为社区小朋友们在体验法庭服装。
活动最后,东街司法所所长潘美红点评道:“‘庭审进社区’是法治宣传“儿童友好型”实践的一步,这种体验式普法有利于建设更加人本化的社区,值得推广。”
接下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更多趣味性强、互动性足、青年味多的普法新形式,积极投身法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和扩大法律知识的知晓率和受益面,处处营造知法、守法的浓厚法治文化底蕴。
直击司法执行工作,传递司法为民价值“法治温度”
实践队前往漳州市龙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开展交流学习。在执行干警刘碧虾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并详细了解执行局的内部机构设置。立案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实施团队……执行局的诸多下设机构展示着其作为法院独立部门的重要性、特殊性。
图为实践队在与执行局工作人员座谈交流。
随后,实践队与执行局副局长黄俊鹏展开座谈交流。黄局长详细介绍了执行局的主要工作及执行流程,并就队员们提出的拍卖、采取限消措施、纳入失信名单等执行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执行法官周伟鹏也向实践队分享了当下执行工作通过与全国法院、公安部等建立“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网络司法拍卖、出台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等措施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问题,努力实现以最少程序、最短时间、最大比例将人民群众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与满意度。
图为实践队在漳州市龙海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前合影。
实践队队员们在直击司法执行工作后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发扬执行工作“如我在诉”的司法情怀与为民精神,厚植实践土壤、传递法治温暖。
弘扬漳州110精神,传承职业道德建设“法治典范”
为学习时代楷模“漳州110”的先进事迹与精神内涵,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践队前往漳州市110事迹展览馆开展实地研学。实践队队员通过观看展览馆的事迹记载、实物陈列以及视频资料,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漳州110”的发展历程和功勋荣誉,深刻感悟“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精神内核。从快接快出到动中处警,从“再快一秒”到止于未发,“漳州110”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大力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用代代传承发扬奉献精神,用忠诚担当彰显为民初心。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漳州110”警民园与展览馆。
通过此次实地研学,实践队深刻认识到在“人民的保护神:漳州110”这一亲切的称呼背后,蕴含的不仅是“漳州110”的使命与担当,亦是人民群众对其的信任与支持。“心系群众,服务社会”,实践队也将进一步发挥法学专业特长,怀揣法治初心,助力法治温情惠及大众百姓、千家万户。
图为实践队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合影。
涓涓不塞,是为江河;行而不缀,是为奋斗。不忘初心,在追寻领袖足迹时传递中华儿女青春火炬,在投身法治实践中彰显农林大人青春底色,在赓续中华文脉里奏响强国有我青春赞歌。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助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繁荣发展贡献法治力量、建立青春功勋。(福建农林大学 郭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