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鲁东大学图书馆一楼,一场“‘半岛哈里哈气’里的童话叙事”文学沙龙正在进行。主讲教师兰玲解析校友、著名作家张炜小说的童话叙事特点,将胶东半岛的文学元素、鲁东大学的文学传统一点点渗入学生心中。“解析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阅读。”兰玲说,让学生爱上阅读,为其人生底色打上书卷气,是学校的一贯传承,而且在不断发扬光大。
“在鲁东大学,像这样的主题沙龙每年至少要举办10场以上,内容涉及哲学、文学 、历史、生活、科技、军事等,有爱好和感兴趣的学生纷纷报名参加,最多时限制100多名学生参与。”鲁东大学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介绍说,为弥补报名学生不能全部参加的缺憾,他们组建了由不同领域的20多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根据需求到各学院举办不同形式、内容的小型沙龙。
月月有沙龙,周周有活动,引领学生走向崇尚学术之风、文学之风、书卷之气的新境界。“我参加了今天的沙龙,感受到了‘胶东’作品所呈现出的对这片大地的眷恋和热爱,感受到鲁东大学一脉相承的文化脉动。”一名学生说到,她更加向往学校每年一届的读书文化节,那溢满校园的书香、丰富充实的活动、魅力四射的各种论坛是一场场与书籍相亲相近的饕餮盛宴。
据介绍,作为读书修身工程中最受欢迎的“鲁东大学读书节”,到现在已连续举办了16届。每年读书节期间,图书馆向学生推荐100部经典书籍,举办读书沙龙、学术论坛、读书征文等活动20余场,通过光影、文字、书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我们建立了阅读激励机制,对参加读书活动获奖者给予借书数量上的优惠,与学生年终评优、奖学金等挂钩,将阅读推广活动纳入学院年终绩效考核,推荐优秀文化成果发表在校报以及其他刊物上,引燃了学生的读书热情。张欣奕就是受益者之一。”服务部主任说。
博洽多闻,硕学通儒。“这就有了从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起始的一脉相承的自读书到创作的蓬勃文脉。”谈起“鲁东大学作家群”现象,兰玲说,多读书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从书中汲取营养,则是他们成功的“密钥”。(供稿: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