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耿马自治县立足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搭建平台,探索院企合作,按照“院企联动共建、作用辐射全县”的总体思路,创建一批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示范带动强的专家工作站,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院企合作,凝聚创新发展“最大公约数”。以“人才链”串联促进“创新链”、辐射带动“产业链”,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等11家院校,开展“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先后在甘蔗、茶叶、水稻、中药材、石斛、魔芋等重点产业领域建立“杨本鹏专家工作站”“魏建和专家工作站”“陈集双专家工作站”等各类专家工作站10个,实现“共享办站”,吸纳驻站专家113人。专家团队与企业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11个,开发可降解餐盒、藤蔑产品等新产品10个,荣获科学技术奖励项目4项。例如,刘涛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专家团队与四方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共同研发了铁皮石斛组培工厂化育苗等专利17项,开发了石斛粉、石斛饮料等7款精深加工产品。
注重人才培育,谋实乡村振兴“最大共振率”。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站优质资源和人才优势,构建“专家教授+企业技术骨干+县管人才+乡土人才”的人才链,实行“专家一帮一”制度,深入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专家人才帮扶基层助推发展”行动和“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活动,通过“理论课堂+田间课堂”的方式,有效孵化产业人才,形成“引进一个专家工作站、带动一方企业、培养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示范效应。截至目前,累计选派1593名专家人才到92个村(社区)开展产业发展服务指导,累计培养甘蔗、石斛、魔芋、水稻等产业人才9000余名;选派科技特派员48名,建立科技示范户164户,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聚力成果转化,绘就增收致富“最大同心圆”。杨本鹏专家工作站注重成果转化,在9个乡镇、2个农场推广高产高糖云蔗08/1609、云蔗05/51等6个新品种25万亩,建立甘蔗高产栽培示范基地1.5万亩,平均亩产由原来的5吨提高到7.5吨,2023年全县蔗糖产业综合产值达103亿元,带动61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增收142.08万元,带动12万蔗农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杨久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在勐撒镇芒见村建立水稻试验示范栽培基地,对82-2优质水稻进行提纯复壮,亩产由原来380公斤提高至420公斤,亩产增收800元。刘涛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上海医药集团”的合作模式,带动200多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58户)大棚种植铁皮石斛600亩,亩均收入约4万元,产值达2400余万元。(云南耿马自治县贺派乡 陈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