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重走红军路 传承先辈志

浏览:103867 次 发布时间:2024-05-17 11:15

5月13日,坐落在子牙河畔的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显得格外温馨、欢快。在天津市和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领导同志率领下,和平区军休所部分军休干部,局机关和军休所工作人员80余人,来到村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

辛口镇第六埠村2017年被西青区定为新一轮的困难帮扶村。为了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村两委班子决定利用本村生态资源,大清河、子牙河、独流减河在村内交汇的自然地理优势,打造一条当年红军情景再现的长征路,以开发红色教育基地产业项目,更快推动乡村振兴,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党员群众,提供一个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平台。

过雪山

初夏季节,金色的阳光划破湛蓝的天幕,穿越乳白色的云朵,透过绿色繁枝绿叶,逸洒大地,满目光明,一片灿烂。微风徐来,轻拂柳枝,温柔惬意。今天,参加活动的军休干部、工作人员,身着红军装,迈步红军路,高唱红军歌;重温革命历史,感受红军前辈艰辛,深扎“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思想根基。

上午九时许,活动正式开始。一切按军事化程序进行。军休党员换上红军服装,整装列队,精神抖擞。军休所党委书记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授旗仪式上,局领导向三个分队授旗。大家气宇轩昂地踏上了“长征路”,军休干部、领导、机关工作人员,都以普通一兵身份入列。大家成行军队伍,一路前行。

行军开始

漫漫长征路上,红军经历无数次生死攸关的战役。每一次战斗,无论是对于亲身参战的前辈们本身,还是整个党和红军,都是生死攸关的。红色教育基地按照当年的历史资料,设置了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酣战直罗镇等一些重大的战役原貌,设置了雪山草地原型。逼真的造型,惟妙惟肖的枪炮声,喊杀声,战马的长鸣声,狂风暴雨声,令人如临其境。

一路内容丰富的情景使大家受益匪浅,思想受启迪,心灵受震撼。大家重走红军路,领悟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重温习主席关于发扬光荣传统的系列指示,回顾我党我军的辉煌史篇,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对党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事业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精神的根本要义。军休干部王洪胜感触尤深地谈到,长征精神是党魂军魂民族之魂。红军在那样凶恶的敌人和恶劣的环境下,始终奋勇向前,不被任何敌人和困难吓倒。红军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发展壮大。根本的一条,就在于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对党无限忠诚,对党的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党的教导记心上,永远不迷失方向,永远保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军休干部、所党委副书记魏桥三谈到,是什么力量鼓舞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那就是信念和理想,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把红军长征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军休干部陈建柱谈到,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富。红军长征已经过去近百年历史,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永远像一座丰碑立在我们心中。几十年前艰苦历程,超乎我们的想像,但其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军休干部祁福泰谈到,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军休干部张宝军谈到,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同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传下去。

组织重走红军路活动,现实意义非常重大。军休干部郝立俊谈到,这次活动是主题信念教育的深化。这次生动具体的学习教育,自己进一明确党员自身的责任使命,强化了“四个意识”的确立,增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共产党员、军休所服务部主任张莹谈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教材。对照学习红军长征精神,重走红军路、重温红军情,深刻体会到不论时代和生活条件如何发展变化,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一时一刻不能忘记。

集体合影

重温红色记忆,牢固树立“忘战必危”意识。军休干部赵全顺谈到,如今我们国家变化已翻天覆地,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我们切不可高枕无忧,必须百倍警惕。当前,敌对势力在南海、台海兴风作浪,经济政治上围攻,文化意识形态上渗透。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要时时刻刻提高对敌斗争的警觉。工作人员代表军休所工作人员邵霞、张岱婷、张妍表示,活动中不仅重温了党的历史,更从军休干部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军人特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生动活泼地学习教育活动,使每位同志从思想上满载而归。在返回基地大食堂准备吃红军午餐途中,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十送红军》、《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打靶归来》等红色歌曲。这歌声响彻着云霄,回荡着田野,也激励着大家自己的心灵。(汤尚罗 曹立辉)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重走红军路 传承先辈志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