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党建网——全国性党建工作学习交流、信息资源发布的基层党建新闻门户网
滚动新闻

综合报道

江苏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迎来60个合作伙伴

浏览:8311 次 发布时间:2022-05-12 10:24

      本网讯  (陈 兵)  5月11日下午,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在南京举行,全球超过26万人观看在线直播。12个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60家机构成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首批合作伙伴。

      面临全球疫情和新的国际形势,江苏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广泛集聚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联合攻关 壮大“科技共同体”

      活动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科研人员、企业家们就已经达成的产业创新合作项目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展示。

      “中国和江苏的大规模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在桥梁建设、监测和诊断领域,江苏有许多世界级的研究机构和快速发展的公司。”塞尔维亚新帕扎尔国立大学代理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苏马拉克·德拉戈斯拉夫在视频交流中说,他在过去三年里,与河海大学曹茂森教授、江苏中基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朱华新开展了两项国际合作,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力学结合的基础上,开发出维护跨河混凝土桥梁健康和安全的创新技术,可用于民用基础设施的性能评估和健康监测。“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大会给双方提供了一个创新合作的平台,这显得尤为重要。”

      河海大学教授徐炜告诉记者,在基础设施健康监测领域,他所在的团队与中东欧国家一批高校和科研机构已经开展了长达10年的合作,累计引进5名院士,获得了3项教育部的自然科学奖,“10年的国际合作使江苏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他看来,开展联合攻关是因为双方本身在研发需求上就有很好的互补性,“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正处于快速建设期,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的运维方面有很多经验,他们的技术对我们有很多启发,我国庞大的基建规模也为他们的技术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公司主要是做金属3D打印的,这是一种新的制造工艺,中东欧一些国家的基础材料研究做得比较好,所以我们会开展共同的研发合作。”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远说,去年跟捷克一家公司合作新材料的应用研发,在共同创新中收获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在交流中表示,江苏将充分发挥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促进双方科技实体间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的作用,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构建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伙伴网络,推进双向技术转移转化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合作共同体。

      “引进来+走出去” 产业创新与全球同频共振

      来自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科技主管部门、高校院所、企业、技术转移机构发布了多项技术合作需求。“匈牙利的优势科技产业主要是汽车制造、电子和信息技术、生物制造、节能环保等,此次带来6个公司8个产品的发布,希望与中国的大学和科技型企业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匈牙利创新中心总经理杨丽玲说。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活动中发布了一系列合作需求,其执行副总裁徐一岗告诉记者,引进技术合作的同时,他们也正在积极走出去,“集团已经迈进国际市场,希望通过这些合作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在徐一岗看来,未来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比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慧交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在交通和城市里面的利用等,都是可以开展合作的方向。”

      拓展创新“朋友圈”,推动产业发展与全球同频共振,江苏正在“加速跑”。今年3月,省科技厅与奥地利科研促进署在线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建立双边产业研发联合资助机制,支持双方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开展数字化转型、绿色城市、新材料、智能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联合研发与应用。此前,江苏已先后与以色列、芬兰、英国、捷克、挪威、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或地方政府建立产业研发合作共同资助机制。

      此次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常熟市人民政府、常熟理工学院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共促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融合;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分别与10个中东欧国家的近20家机构签约共建相关领域的国际联合实验室;中方高校联合江苏企业与中东欧合作伙伴共同实施10项产业创新项目。

      集聚创新资源 打造重大开放合作平台

      当天,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站暨“云对接平台”正式上线启动。通过该网站,双方的创新实体可以获取科技创新活动信息,发布技术合作需求,寻找合作交流伙伴,开展线上对接洽谈。

      “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探索世界的方式和科研合作的模式,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也令双方的合作有着无限的可能。”波兰什切青西波美拉尼亚技术大学校长亚赛克·罗贝尔在视频交流中说,学校与中国的多家科研中心已在无损检测、风力涡轮和汽车的先进电机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的研究成果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发表,“电力、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医学或遗传学等领域的成果日新月异,相信双方的开放包容必将使对科学的探索从梦想成为现实。”

      为集聚更多的全球创新资源,近年来江苏一直着力打造重大科技开放合作平台。以中以常州创新园为例,截至2021年底已集聚150余家以资企业和开展中以合作的企业,建设了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设在特拉维夫)等合作平台,在借鉴以色列创新模式、集聚以色列创新资源等方面均已展现初步成效,推动了双方企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技术交流与研发合作。

      此外,2021年我省参与牵头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得到最大的国际地球科学学术组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支持,目前创始成员已拓展至20多个国际机构,参与的国内外专家超过500人。

      而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此次也迎来首批60个合作伙伴,他们来自波黑、保加利亚、捷克、希腊、匈牙利、拉脱维亚、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12个中东欧国家和中国的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园区和行业协会等,江苏国际科技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版权声明:全国基层党建网所提供的文章、图片等内容为本网原创、作者来稿、网友分享或互联网整理而来,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zgdj1921@163.com,我们将在3日内进行处理。

江苏融入全球产业链,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合作交流大会迎来60个合作伙伴
保存到手机,可分享给其它人。
底部横幅图片

登录

📱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
频道合作

申请城市频道

欢迎申请开通城市频道,即享千万流量分享传递党的声音,展示党建成果。

了解详情

全国基层党建网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联系电话:010-68630010

电子信箱:zgdj1921@163.com